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法制播报

走好创新路 做足“米”文章

发布时间:2024-08-21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图为四师六十八团工厂化育秧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摄于8月13日)。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8月底可建成投用。杨俊钦 摄

  8月8日,记者来到四师六十八团,只见满目翠绿的稻田如画卷般铺陈在眼前。在稻田美景的一角,六十八团工厂化育秧建设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

  “我们通过引进内地先进技术,计划建设一座工厂化育秧大棚,包括播种中心、育秧中心两个功能区。”该项目技术人员宾朝阳介绍,育秧大棚建成后,可以一年两批次进行工厂化育秧,一次育出的水稻秧苗能满足1500亩地种植需求。相比传统育秧方式,工厂化育秧用时节省一半,用地面积节省91%,用工节省75%,且因环境可控、标准化生产,可保障水稻秧苗质量优良。

  六十八团是伊犁河谷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团立足新发展理念,打好“生态牌”,做足“米”文章,全力破解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问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2020年起,六十八团开始探索“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力求实现“一稻一虾、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然而,由于冬季气温偏低,小龙虾无法在当地越冬,而从疆外空运小龙虾种苗成活率低,造成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以至于“稻虾共作”模式一度难以大规模推广。

  2023年12月,六十八团投资1000余万元的小龙虾种苗繁育基地建成投用,实现了冬季对小龙虾养殖环境的精准调控。如今,这个基地每年可提供30吨质优价廉的本地小龙虾种苗,供近万亩“稻虾共作”农田使用。

  “我们还要扩大繁育基地规模,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塔里木大学的合作,为团场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小龙虾种苗。”六十八团小龙虾种苗繁育基地负责人陶志强告诉记者。

  六十八团的水稻资源优势,赢得了客商青睐,不少客商选择来此投资建设大米加工厂,可克达拉中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路海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来新疆收购大米很多年了,发现六十八团出产的大米品质很高,于是下决心在这里投资建厂。我有信心用好团场水稻产业优势,打造自己的有机大米品牌,推出更高品质的大米产品赢得市场。”朱路海说。

  随着工厂化育秧新技术的应用、小龙虾本地越冬难题的突破、有机大米加工厂的接连落地,六十八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稻”路。

  “未来,我们将重点抓好水稻和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为团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六十八团党委副书记、团长常美玲信心满满地说。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4-08-19/83530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