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雨台山

发布时间:2024-01-18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雨台山

  

  雨台山位于涪陵区城东12千米的长江与乌江交汇处,是以祈雨文化为特色,集观光游览、养生度假、商务会议为一体的福地仙境。

  我国拥有历史悠久的祈雨文化,自殷商时代开始就有关于祈雨活动的记载。如在殷墟卜辞中就有诸如“今三月帝令多雨?”“帝其令雨?帝不令雨?”的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楚辞《天问》中也有记载:“蓱号起雨,何以兴之?”王逸注曰:“蓱、蓱翳,雨师名也。”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祈雨,又叫求雨,是围绕着农业生产、祈禳丰收的一种民俗活动。在科技尚不发达的远古时代,祈雨活动代表了人类尊重自然、期盼风调雨顺的美好宿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再沿袭这个没有科学支撑的祈祷活动,转变为采用科技手段预测天气变化。但千百年来留下的祈雨文化遗址仍在我国各地留存了下来,例如北京著名的天坛,以及重庆涪陵的雨台山。

  雨台山最早的名字叫作“洪都山”,东汉以后,因史传公孙述曾在雨台山屯兵,又称“白帝山”。到了唐代,传说尔朱仙人曾在山中种松养生修道,又称“种松山”。明朝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入川,登临山顶插旗,观察涪州军事形势,这座山被称为“插旗山”。

  “雨台山”一名的最早记录已经无从考证,但依现存残碑记载,雨台山祈雨坛为清朝光绪年间重建。

  雨台山设坛祈雨的历史则可追溯到宋代前后。涪陵一带多坡地,易干旱,祈雨古已有之,北宋王存的《元丰九域志》、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涪州志》均有对雨台山祈雨事件的记载。

  雨台山南起乌江,西北至长江,东临紫炉溪,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在南端有一山脊与外相通,史称走马岭,是历史上有名的彭涪驿道。雨台山地势平缓,苍松蔽日,翠竹遍野,植物种类繁多,景区内有祈雨坛、观音岩石花、星月湖、硐弯古砦、灵猴谷等多个自然人文景观。

  从雨台山观光游道拾级而上,在路旁可见一段残破古砦墙和两面牛耳石。这里是“湖广填四川”时期当地百姓为避战乱而修建的一道防御工事,称为“硐弯古砦”。古时百姓依山势筑起一道高高的石墙,后凭高崖、前临深沟,人们沿山砦藏身,由于林隐树遮,外人很难发现。

  再往上行,便到达北宋年间所建的依岩庙遗址,当地人又称这里为“活菩萨庙”。相传1979年的一个夏夜,月明星稀,一队在山对岸乘凉的当地居民,依稀看见此处的石壁上出现四个人像。这个传闻很快传遍四野,许多人不远千里赶来朝拜,此地也成为了百姓供奉香火、祈求许愿的圣地。

  离依岩庙遗址不远处便是雨台山奇观——观音岩石花。观音岩的石壁上刻有碑记,碑记落款时间是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据传此地先有观音造像,每年观音菩萨生日,远近善男信女都来朝拜。祭拜观音的善男信女感动了上天,观音菩萨显了灵,让观音岩右上方的石头开了花。

  其实“石花”是砂岩在沉积过程中夹带的老岩石结核。由于“石花”的地质年代比砂岩古老得多,先形成“石花”,再由砂岩形成附近的岩体,于是造就了石头“开花”的地质奇观。

  从观音岩石花向上攀登500米高梯,便可抵达雨台山山顶。山顶有一个被众峰环绕的天然湖泊,名为“星月湖”,当地人称“仙鹤湖”。传说此湖聚雨台山之灵气,盛载星月光辉,古代祈雨仪式前,参加仪式之人必须先到湖中沐浴净身,洗却凡尘俗气,而后登坛祈雨方才灵验,故称星月湖。又传说尔朱仙人在雨台山种松养鹤,他养的白鹤就在这片湖面上栖息,因此又称为仙鹤湖。

  湖边便是祈雨坛,相传古人毛法真在雨台山得道成仙,他能在大旱时施雨,大涝时取阳,庇佑百姓风调雨顺,被民间百姓供为“坛神”。

  据史料记载,祈雨坛为清光绪年间重修,在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运动中被人为毁坏。今天的祈雨坛仅存柱槽及残碑,残碑上“祈雨坛所毛法真位”的字样依稀可见,见证了雨台山远古而神秘的祈雨祈福的历史。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1/t20240118_128340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