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热门资讯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海故事】东升村蝶变记

发布时间:2024-09-28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整洁靓丽的东升村。记者 苏烽 摄

  金秋九月,金黄的麦浪随风摇曳。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尕海镇东升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在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满脸洋溢着幸福的人们,乐享休闲美好新生活。

  东升村位于尕海镇东北部7公里处,全村有2个社,共有216户706人。“以前的东升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房屋破旧,人居环境‘脏乱差’。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既定目标发展,现在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马海比布说。

  近年来,村里启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同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党的好政策不断落地见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如今,沿着村道漫步而行,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似乎都在诉说着东升村的蝶变。

  今年50岁的铁发良,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村里数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以前的日子真的很苦!”回忆起过去,铁发良十分感慨。

  “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来到了德令哈,那时,全家人挤在两间土坯房里,春秋两季风沙特别大,门窗和房梁空隙都会透风,冬天一个炉子根本满足不了一家人的取暖需求。而且,出行也不方便,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道路全是砂石路……”

  伴随国家发展,党的政策如温暖的春风吹拂,村民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尤其是近十年来,村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住的是新修的小院,院子里种菜养花,封闭式砖混房里设施齐全。村子里外的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家家户户都开上了小轿车。”铁发良说。

  东升村里发生的变化,远不止这些。

  走进老党员马海如家,阳光柔和地洒落在六间封闭式砖混房的窗棂上,室内光线充足,暖意融融,房间里各式各样的盆栽植物绿意盎然,为这方小天地增添了别样的雅致。

  “今年你家的牦牛膘情咋样?”“我家的牛一个个都养得膘肥体壮。说起来,自从咱们搞了这规模化养殖,成本降下来了,效益进一步提升,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翻看着客厅桌上摊开的几份养殖计划书,马海比布和马海如聊得起劲,他们讨论着,如何进一步优化养殖结构,提升养殖效益,带领村民们走上更加宽广的增收致富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从破旧的畜棚到先进的合作社,从传统的粗放式畜牧业到现代畜牧业。在多年的发展变迁中,东升村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特色产业路子。

  “过去村里虽然有些养殖基础,但都是散养,规模上不来,效益也不行。”马海比布说。

  思变方能脱困。2013年,东升村紧跟时代步伐,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实施牦牛养殖项目,通过“合作社+基地+村集体”形式,由东康养殖专业合作社托养,按年收益6%向村集体分红收益资金,形成了零散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优势养殖产业的转变。

  “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50万元,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今后,我将带领大家持续做大村集体经济,托起村民稳稳的幸福。”马海比布充满信心地说。

  走进位于尕海镇以西6公里处的德令哈牦牛科技产业园,整洁有序的场区里,标准化隔离牛舍、标准化养殖牛舍、繁育基地补饲点……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以牦牛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布局建设、“牦牛大管家”管理系统、“龙头企业+基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农牧民”的牦牛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与科技创新力量带动了包括东升村在内的德令哈市3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的42个村集体经济持续受益。

  “只要齐心协力跟着党走,东升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马海比布坚定地说。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产业园,也照亮了美丽的东升村。


原文链接:http://www.qinghai.gov.cn/zwgk/system/2024/09/26/03005457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