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法制播报

风帆劲鼓势正扬 提速蝶变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09-21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七师胡杨河市城区鸟瞰(资料图片)。

  

  在新疆农垦奎河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拉运番茄的车辆将番茄运送到生产线上(资料图片)。

  

  七师胡杨河市庆“七一”合唱比赛现场(资料图片)。

  

  新疆江浩电容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调试电容器生产设备(资料图片)。

  

  收割机在七师一三〇团一片麦田里作业(资料图片)。

  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决策部署,重大战略纵深推进,转化为七师胡杨河市的生动实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紧扣职工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改善民生成为最暖心的底色……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七师胡杨河市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每一页都浓墨重彩地书写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今年以来,七师胡杨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立足师市“一极一区一支撑三基地”定位定向,不断完善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思路、路径和举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上半年,七师胡杨河市实现生产总值94.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10.28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实现产值40.91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三产业实现产值43.61亿元、同比增长6%。

  推动工业向“新” 产业集聚动能强劲

  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关键,创新是动力。

  七师胡杨河市坚定不移走好“工业强师、产业兴师”之路,聚焦“3+3”产业体系和十大产业链,加快构建具有师市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七师胡杨河市坚持创新引领,围绕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推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创新沃土不断生发产业“新枝”,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

  日前,由新疆金泰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兵团电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传来好消息:该院推进的3项创新项目中,工业变频器用低漏电长寿命电极箔研发、电极箔废酸利用及饮用水级絮凝剂的技术研究与示范2个项目已实现周期性验证。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电子新材料性能、三废资源化处理以及数字化转型、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创新研究,促进兵团相关行业向技术高端化、产品多样化和生产规模化方向发展。”兵团电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吴正雷说。

  逐“绿”而行,绘就工业转型新底色。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能“捕捉”起来进行再利用?这一设想,在七师胡杨河市新疆锦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碳捕集液化项目区成为现实。目前,该企业可日产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600吨。

  积极打造绿色制造体系,七师胡杨河市通过利用节能减排技改补贴、推动重大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引导、形成政策合力,工业“含绿量”持续提升,3家企业入选兵团级绿色工厂。

  聚焦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七师胡杨河市结合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落实好贷款贴息、金融服务等政策,成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小分队”,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6家企业成功入选第一批兵团级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标杆企业。

  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七师胡杨河市坚持“项目为王”,加快优质项目落地,持续促投资、扩内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上半年,七师胡杨河市开复工项目88个,开复工率超58%,同比增长29.8%;梯度培育成效显著,建立由小升规、亿元企业等七个层次组成的梯度培育计划。上半年,该师市新增升规企业3家,新增亿元企业3家,8家企业被评为兵团创新型中小企业。

  夯实农业基础 田畴沃野“丰”景如画

  七师胡杨河市坚决扛稳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上持续发力。

  今年,七师胡杨河市建设高标准农田15.91万亩,截至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4.81万亩,创建粮棉油作物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十万亩示范区和整建制高产创建团场示范点23个,为推动粮食总产再创新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贡献力量。

  促进主要农作物提质增效,七师胡杨河市建立186支师、团、连三级技术服务队伍,实现粮棉油种植技术服务到连、到地,指导职工群众6000余人次,师市连续五年皮棉单产和质量位列兵团首位。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七师胡杨河市还聚焦棉花、番茄、生猪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番茄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棉花产业集群续建项目、兵团生猪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今年预计新增亿元产值连队5个,亿元产值连队数量将达到82个,占全师市连队总数的50%以上。

  科学布局、统筹推进,今年七师胡杨河市打造“百连示范工程”连队13个。突出产业培育,着力机制创新,高质量打造师市乡村振兴样板连队,扎实推进18个连队人居环境整治,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用手机与农技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实时查看棉花生长情况……如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七师胡杨河市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一三〇团中化农业MAP智慧农场、“数智胡杨”农业生产大数据服务平台、一二八团轻简化智慧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等项目相继在七师胡杨河市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该师市还积极与科研团队和院校合作,打造高产示范区域,促进农业“节本、降耗、提效、增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精品意识 文化润疆硕果累累

  七师胡杨河市聚焦“戈壁母亲故乡 军垦文化新城”文化定位,加强“中国军垦文化之乡”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先进文化示范区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今年以来,七师胡杨河市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兵团成立70周年”主线,实施文艺精品“十个一”创作工程,集中推出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用情用心用力讲好兵团故事、七师故事,推动文艺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今年7月,著名作家韩天航签订《年轻的城》电视剧拍摄授权书;由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宣传部推荐申报的歌曲《追光的人》、散文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获得第十届兵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由七师胡杨河市文联推送的美术题材《奎河破冰人系列作品》,被列为2024年度兵团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该师市文联美术家协会主席宋环的油画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充分挖掘军垦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军垦文化品牌内涵。七师胡杨河市着力打造以“戈壁母亲”品牌为统领的一二四团“军垦红果文化之乡”、一二五团“军垦红柳文化之乡”、一二六团“军垦戈壁母亲文化之乡”等军垦文化品牌,举办“戈壁母亲”文化艺术旅游节、“柳沟魂·军垦情”讲军垦故事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一二六团中学被中国民协授牌“小小民艺馆”,一二七团被中国民协授牌“非遗小剧场”。

  “致敬戈壁母亲”全国美术作品巡展、“相约胡杨河·醉美沙枣花”兵团第三届沙枣花文化艺术节、兵团军垦民间文艺优秀作品巡展……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在七师胡杨河市蓬勃开展,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七师胡杨河市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

  厚植文化沃土,七师胡杨河市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关键抓手,借助“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文化润疆志愿服务工作站”平台,举办多场文化润疆志愿服务演出,邀请大师名家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普及文艺知识,推荐文艺骨干外出参加各类文化培训,有力提升了文艺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文艺修养,形成了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

  聚力城市建设 书写民生幸福答卷

  公园内游人如织,道路平坦宽阔,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城市“骨架”逐步延展,市政功能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推进城市建设、持续改善民生的壮美画卷在七师胡杨河市铺展开来。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七师胡杨河市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绿地服务功能,打造“口袋公园”11个,建成绿地面积201.41公顷,城市绿地率达50.1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9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6.53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100%。

  老旧小区持续“焕新”,幸福生活不断“扩容”。七师胡杨河市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打造“住用安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出行方便、环境整洁”的居民社区。今年,师市总投资5145万元,稳步推进2个老旧小区改造。

  交通畅,百业兴。七师胡杨河市按照“一轴两带”综合运输通道、“543”干线公路网络和“一核三极六支点”综合运输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总体布局,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一二四团农村公路、一三七团农村公路等7条农村公路项目,七师胡杨河市—胡杨河市火车站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稳步建设,交通布局不断优化。

  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加大民生建设力度。推动七师胡杨河市第一所高等院校胡杨河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七师高级中学义教部天北校区加快施工,兵团奎屯中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等加速推进。

  从居住环境到文化教育,从看病就医到社会保障,一个个看得见的“幸福大礼包”让职工群众普遍受益,一项项惠民工程的落地生根让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七师胡杨河市这座“宜居宜业之城”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4-09-19/83582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