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法制播报

二师铁门关市:传承非遗,我们一直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09-15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中展出的葫芦烙画(资料图片)。 栗卫平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充分挖掘优秀非遗资源,公布了“博古其张氏剪纸”“双丰葫芦烙画”等一批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并积极探索“非遗+”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非遗的当代价值。

  近日,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古其张氏剪纸”在库尔勒市会展中心参加了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活动期间,传承人张祖英一边向前来参观的学生讲解传统文化剪纸的相关知识,一边现场教授他们剪纸技艺,学生根据剪纸步骤,动手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

  “博古其张氏剪纸”已有近百年历史,从张祖英的外曾祖母、祖母、父亲、她再到她的儿子,已经传承了五代人。张祖英除了擅长创作传统艺术题材的剪纸作品外,还以庆祝建党百年、弘扬兵团精神等为主题,创作了大量风格独特的剪纸作品,传递正能量、传播军垦文化。

  “我每年都会到学校、连队(社区)等地开展公益课堂剪纸教学,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剪纸,尽我所能把剪纸这项民间技艺传承下去。”张祖英说。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用剪子、刻刀等工具,在纸张、金银箔、树叶、布、皮等片状材料上剪刻纹样。在这次展示的作品中,就有一件长5米的红色剪纸汉服,融合了龙、孔雀、牡丹等代表性元素,一经展出就引来了无数观众的围观与赞叹。

  张祖英的徒弟谭钰娟参与了这件作品的制作。“张老师把非遗与服装设计相结合,将剪纸技艺运用到服饰上,创作了这套剪纸服装。今后,我们将用更多的现代语言去表达传统技艺,更加充分地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让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焕发生机。”谭钰娟说。

  同一时间,在二师三〇团,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丰葫芦烙画”传承人潘耀先正在工作室打磨葫芦皮,创作一批新的作品。经过他20多年来的不断改进、创新,葫芦烙画已不仅仅是工艺品,更是收藏品。

  今年83岁高龄的潘耀先自幼喜爱书法、绘画,这也为他退休后钻研葫芦烙画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都是选用天然形态的葫芦进行创作,经过去皮、选材、构思、起稿、烙画等层层工序,制作出形态各异的艺术成品,最多的时候一年可以制作20多件。”潘耀先说。

  葫芦音似“福禄”,寓意吉祥美好。葫芦作纸,以火为墨,烙刻作画历史已有千年。在三〇团党委的支持下,潘耀先多次开班授课,将自己的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葫芦烙画爱好者。

  潘耀先说:“我们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葫芦烙画,只有学习、宣传的人多了,葫芦烙画艺术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我画不动为止。”

  二师铁门关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侯莉华表示,下一步,二师铁门关市文旅局将持续挖掘师市非遗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强师建设,不断开创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原文链接:http://www.xjbt.gov.cn/c/2024-09-12/835723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