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社会调查

【西宁市】“宁宁”携手共赴山海——“南京+西宁”东西部人才协作记

发布时间:2024-09-15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9月11日,雨后的西宁凉爽清新,西宁植物园内生机盎然,引得游人纷至沓来。这片花红柳绿,还要归功于一位江苏来的“植物博士”。

  2023年11月,作为西宁市全职引进的人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副研究员常雅军博士来到西宁植物园以后,收集野生活体植物200多种、新增重点保护物种6种,很多珍稀植物都得到了保护,她还积极参与制定多个建设方案,完成7个新改建植物专类园的植物调整栽植工作,提升了西宁植物园的园林园艺展示水平。

  像常雅军这样全职引进的人才还有很多。近年来,西宁市着眼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需求实际,借助东西部人才交流平台积极探索“组团式”引才模式,累计全职引进10名南京教育、卫生、林草、算力等领域优秀人才来宁开展服务。

  在全职引进人才帮助下,“南京市初中语文徐树忠名师工作室西宁分站”在青藏铁路花园学校挂牌成立,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西宁市中医院打包植入东部地区经验,诊疗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南京,简称“宁”,江南温婉富庶之地;西宁,同样简称“宁”,充满高原豪迈气度之城。两个远隔千里的城市,在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机制的牵引下,完成了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

  “修复工作要减少对长城本身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工程干预。”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沈旸为大通明长城开出“药方”;“古城发展要在互动体验式业态上进行探索。”牛首山景区营销中心主任万军为湟源县丹噶尔古城发展谋划良计;“要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江苏宝庆珠宝股份有限公司非遗技术中心主任韩劲给湟中非遗产品发展提供“金点子”……13名南京市农文旅专家应约来到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历史遗迹、非遗车间。

  南京市农文旅专家组一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并与当地建立长期联系,这是“南京专家西宁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宁市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模式,启动“南京百名专家百名博士百名企业家进西宁行动”,先后邀请40名南京农文旅专家来宁开展技术指导等活动,推动了一批产销合作项目。积极协调35名南京国企经营管理人才来宁“实岗指导”,助力本土人才培养。2017年至今,南京陆续选派3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分批次赴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工作,有力促进了本地专业人才综合能力提升。

  在南京市六合区挂职干部翟龙推荐下,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明团队围绕湟源县马牙蚕豆做起了“文章”,让小蚕豆销往全国。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挂职干部彭鹏牵线下,“一城山水大境通达”宣传推介会在南京举办。在南京市栖霞区挂职干部徐宁努力下,湟中区建成河湟文化非遗手工艺品南京销售展示设计中心,2000余件工艺品在南京展出,提升了湟中非遗技艺的知名度……

  这些只是挂职干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自2017年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西宁市累计迎来南京挂职干部23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帮扶力度实现连续三年三级跳。

  为提早实现六合黄心芹在湟源引种成功,湟源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赴南京市六合区考察学习,全面了解学习品种特性、栽培管理等知识。目前,六合黄心芹已在湟源县农业园区温棚成功试种,亩产达4000公斤,收益至少提高20%。

  近年来,西宁市聚焦医疗、教育、农业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选派241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南京相关单位跟岗锻炼、体悟实训,推动了从“结对帮扶”向“全域协作”有效延伸。

  双向互补、长期协作、同心互进,南京与西宁在人才交流工作上达成了默契。“组织信任我,在西宁没有本地和挂职干部之分,大家都是干事创业的奋斗者。”南京市挂职干部刘博如是说。


原文链接:http://www.qinghai.gov.cn/zwgk/system/2024/09/13/03005353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