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追踪报道

“混”出活力 “改”出动力

发布时间:2024-08-14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省政府

  8月9日7时,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究员谭庆丰一走进厂门,便直奔特冶车间,紧盯不锈钢新品冶炼生产关键环节,随时记录产品相关参数。

  14时许,谭庆丰回到办公室,开始梳理在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并向生产车间提出改进建议。

  16时30分,谭庆丰提起行李赶往机场,飞往江苏拜访客户,争取开展深入合作。

  “研发人员进车间、跑市场,已成为日常工作的‘标配’。”谭庆丰说,企业改制后,发论文、拿项目已不再是科研的“终点”,跑市场、找需求、成果落地转化变成衡量科研人员价值的“金标准”。

  “更忙了,但也更有成就感了。”谭庆丰说,“如今,我们的研发精准对接市场,平均每年获得2项认证,投产10个新品,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

  建于1937年的抚顺特钢,被称为“中国特殊钢摇篮”。2018年年初,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破产重整后,引入世界500强企业沙钢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改带来的活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立国说,民营企业在市场机制、效率效益、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与国有企业的资本、资源、技术优势融合叠加,产生了“1+1>2”的效果。

  混改后,沙钢集团为抚顺特钢化解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历史包袱。抚顺特钢借机打破固有的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与技术、营销模式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新启航。

  改革往“细”处落实,管理往“优”处发展。“改制前,总在提‘三项制度’改革,但真正落实却很少,还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开发室主任秋立鹏说,原先,技术中心的科研团队干部有20人,现在增加到40余人,细化了研发方向,职责分工更加清晰,工作成效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彻底告别了国企按“公式”评价绩效的僵化模式。

  民企向“分秒”要效益的精细化管理,让员工感受到现代企业制度带来的“效率之变”。“以前,立电极工序一直以10分钟内完成为标准,沙钢加入后,增添自动化设备,把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特冶炼钢厂自耗炉班长邓晨说,类似的小技改很多,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每一道工序。

  随着改革深入,抚顺特钢确定了“特钢更特”发展方向,在国内钢铁行业率先提出和应用“精准技术营销”模式,让技术人员走入市场直接与用户交流,最终赢取订单。

  “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科研人员不但要顶着‘科学家的脑袋’,还要长出‘企业家的腿’。”秋立鹏说,改革后,科研人员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探索出产业链技术融合、联合试验室、产学研用等更广泛的合作方式,显现出改革的倍数效应。近几年,抚顺特钢每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以上,研发生产新产品300余个,创新活力迸发。

  创新能力的增强,带来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瞄准“高、精、尖、奇、难、缺、特、新”产品,抚顺特钢形成以“三高一特”为代表的十大特殊钢系列产品,高端产品生产比重占企业总产量的75%,销售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90%以上。“‘十四五’期间,企业投资40多亿元开展十余个技改项目,升级后的抚顺特钢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将大幅提高。”孙立国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一系列战略重组与资源整合,让抚顺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越行越稳。”抚顺市国资委主任张翔说,近年来,抚顺市在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有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诸多突破,公益性企业降本增效持续推进,竞争性企业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张翔说,抚顺市将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推进国企改革,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解决遗留问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遗留问题,并以“小切口”向新质生产力渗透和延伸,持续培育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s://www.ln.gov.cn/web/ywdt/qsgd/ass_2_1/2024081209032477155/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