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案例纪实

探秘中国乒乓“梦之队”的传奇故事,这个展览亮相浦东

发布时间:2024-08-03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巴黎奥运会火热进行中,中国乒乓“梦之队”的战绩再度牵动广大体育迷的心。在昨天的乒乓球混合双打决赛中,王楚钦、孙颖莎以4:2战胜朝鲜队,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你是否知道,乒乓如何成为“国球”?“乒乓外交”为什么传奇?为国斩金夺银的乒乓球运动员中,涌现出多少上海力量?

  image.png

  “国球兴庆奥运”上海乒乓球运动成就展,近期正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展出。2012年伦敦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2000年至2020年六届奥运会金、银、铜牌,2024年巴黎奥运会定制红双喜彩虹球台,王励勤、马龙、孙颖莎等上海相关乒乓球世界冠军签名定制球拍等珍贵展品,在展览中悉数亮相。

  此次展览由“新中国兴乒乓”“奥运争光”“上海力量”三大板块组成,以地方志文献和口述材料为基础,结合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红双喜”公司收藏的珍稀藏品与影像资料,在展现上海乒乓球运动的深厚历史与辉煌成就之余,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传递一代代国人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

  本次展览序厅的一面造型墙上,展示了一个巨型乒乓球拍底板。其由“红双喜”特意定制,上面印制了60余位乒乓世界冠军的签名,其中包括很多上海籍乒乓名将,如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曹燕华、王励勤等。

  展览回溯历史,展示19世纪末的多只欧洲早期乒乓球拍,它们大小长短不一,有的更像是小号的网球拍。到了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就在得风气之先的上海率先登陆,作为一种健身运动流行开来,并逐渐走向专业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培养并向国家队输送了大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其中世界冠军就多达18位,位列全国前茅。上海以乒乓球运动深厚的群众基础、健全的培养体系以及不断涌现的各类人才,被誉为“国球之摇篮”。

  “红双喜”作为七届奥运会赛事器材商,为本次展览提供了50余件展品。观众可以看到在巴黎奥运赛场亮相的同款彩虹球台,还有马龙、陈梦、王楚钦、孙颖莎以及上海籍选手樊振东所使用的红双喜底板或套胶。

  image.png

  世乒赛与奥运会、乒乓球世界杯并称为“乒乓球运动三大赛事”。世乒赛七座冠军奖杯分别对应七个项目。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中国队一举囊获全部七座奖杯,创造了世乒赛诞生55年来的纪录。参加该届比赛的上海籍教练员、运动员则多达6位。世乒赛奖杯本身是流动的,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欣赏到由国际乒联官方授权的世乒赛7座冠军奖杯复制件。

  此外,正是通过传奇的1971年第31届世乒赛,中美运动员间结下了深厚友谊,从而开启“小球”转动“大球”的外交破冰故事。

  光看展不过瘾?在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7月26日至8月11日),观众还可通过展厅设置的互动答题赠球机,参加观展答题有奖互动。答对问题即可获得“红双喜”定制乒乓球一枚,更有机会获得“隐藏款”巴黎版国乒选手肖像球(数量有限,送完为止)。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体育大学、上海市乒乓球协会指导,上海通志馆、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复旦大学出版社协办,将持续至10月31日。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31406/20240801/d5b8414d5ce6476a820cb84f24adf3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