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九龙坡——冬笋坝

发布时间:2024-04-03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冬笋坝

  

  冬笋坝现为铜罐驿镇辖下社区,经历了冬笋坝乡、冬笋坝镇、冬笋坝人民公社、冬笋坝镇的历史沿革。

  1985年,冬笋坝镇更名为铜罐驿镇,而冬笋坝作为乡镇一级的地名未再使用。冬笋坝和铜罐驿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地理符号,徐中舒先生曾推测铜罐驿是“铜官驿”之讹,是云南运铜至重庆的必经之地。

  冬笋坝下游几公里的长江边有个龟亭,当地人至今呼为龟亭子,即巴志所说“巴人立市于龟亭”之地。龟亭岛是长江中一处卵石洲碛发育的石屿,呈西南—东北向,长条形,像一只巨龟沉睡在长江之中。《华阳国志》记载:“故巴亦有三峡……其畜牧在沮,今东突峡下畜沮是也。又立市于龟亭北岸。”“东突峡”即铜锣峡,“沮”即现在的广阳坝。也就是说,巴人的畜牧基地在今天的广阳坝,而其商贸中心在现在的龟亭岛北岸。冬笋坝发现的船棺葬也是这一史实的佐证。

  冬笋坝因为在1954年发现大量汉代船棺葬而闻名,该遗址被命名为巴人船棺遗址。冬笋坝地处长江北岸的三级阶地上,面积约一万平方米。

  1954年,重庆第一机制砖瓦厂准备建厂房,挖地基时发现许多铜器,当时也没有太在意,有些铜器被当作废品卖掉。西南博物院收购古旧铜器时发现了这些以兵器为主的铜器,经调查才知道这些铜器是砖瓦厂取土时发现的。随后,西南博物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对此地进行了4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发掘墓葬81座。这些巴人土坑墓和汉代砖室墓、船棺葬一起,共同组成了冬笋坝遗址这一百科全书式墓葬集群。其中21座船棺葬独具特色。这些墓葬头部均正对长江,意味着墓葬群主人即古巴人是沿江水而来的,可以说巴人以船为家。随后,《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的发表奠定了冬笋坝遗址作为巴文化研究标志性遗址的重要地位。

  2020年9月上旬,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巴人船棺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发掘遗迹38处,出土墓葬37座、砖窑1座,分布密布、排列有序、类型丰富。出土各类文物400余件(套),主体遗存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巴文化墓葬。系统反映晚期巴文化及其逐步融入汉文化的全过程,是近十年来重庆地区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发现。

  船棺葬是我国古代一些傍水而居的民族特有的葬俗。船棺葬所使用的船只,正是墓葬主人生前所使用的船只。这些船只通常采用当时长江两岸常见的楠木整棵制作。制作方式一般用火烧,在巨大的楠木上烧制出船体。这些船只,最短的也长达4.7米,长的更是超过了5.5米。两千年前,巴人就是驾驶着这样的船只,游弋在江中捕捞鱼类。而在他们死后,这些生前驾驶过的木船,就变成了墓主人安息的棺材,墓葬主人带着他们生前所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和武器,被殓葬,永埋泥土之中。

  巴人船棺遗址是古代巴人的典型墓地,三峡地区也有以小田溪为代表的巴人墓地,两者是不同类型巴文化的重要代表。在相关的文献记载中,巴人有两个重要族群:一个是廪君蛮,另一个是板楯蛮。综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在嘉陵江流域以及重庆主城以西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的船棺葬的主人,可能是战国时期的板楯蛮。比如在冬笋坝遗址中,戈、矛的放置位置是有讲究的,腹部还放置有铜盘或漆盘,这在三峡地区并不常见。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冬笋坝遗址的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中,还发现了排列规律且较为完整的巴文化竹编织制品,这在重庆地区巴人墓葬中为首次发现。此外棺内有竹篾垫痕,以及麻布、绢的痕迹,说明古代巴人在制陶、制漆、纺织技术上已比较发达。出土的巴人船棺文物中,都以虎纹作为图案,可以看出,巴人是以白虎作为图腾的。至于巴人先民们为何把这个地方作为他们的墓葬群,还有待考古专家们的进一步考证。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4/t20240402_130994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