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渝中区——这个半岛很包容

发布时间:2024-03-28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简介

  

  

  渝中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驻地和重庆政治、金融、商贸、文化中心,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中部,东、南与南岸区隔长江相望,西与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接界,北与江北区隔嘉陵江毗邻,水陆域面积2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58.87万。

  渝中区地处长江、嘉陵江汇流处,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通陆,为东西向狭长半岛,因此被称为渝中半岛。作为重庆“母城”、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100年解放碑,渝中区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的人文底蕴,孕育了重庆的“根”和“源”,浓缩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展现着“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的魅力神韵。

  区境内发生过不少影响中国历史的事件,留下了“大隧道惨案”“沧白堂事件”“较场口事件”等以地名命名的历史事件。有重庆古城门古城墙、人民解放纪念碑(抗战胜利纪功碑)、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人民大礼堂等1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邹容出生于此。

  地名由来

  渝中区,因地处重庆市中心城区中心而得名,古为巴国都。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建立巴国,属巴国江州地域,较长时间为巴国国都所在地。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两年后,以巴国地置巴郡,属巴郡江州县地域,为巴郡和江州治所所在地。

  1955年11月,区境改称市中区。1995年3月,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地名至今不变。

  地名趣谈

  渝中区整个行政区域在地形上像一条伸进长江的舌头。这个半岛形的区域,是重庆多种文化的发祥地。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于半岛最低点朝天门,越往西走地势越高,直到鹅岭形成区域内最高点,再往西延伸连接起沙坪坝区与九龙坡区,是这个半岛唯一的陆地交通出入口。如果说有一个区域最能体现整个重庆的特征,那么答案一定是渝中区,这里是整个重庆经济、文化、商业与交通的风向标,引领了整个重庆市人文历史与经济发展的潮流风向。

  

  朝天门

  水码头的华丽变身

  朝天门,旧时重庆古城门之一,在重庆这座山城里属最低点。长江与嘉陵江在这里交汇,形成一个半岛形的冲刷滩头,理所当然地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码头。

  从前的重庆城建有17道城门,九开八闭,为明初时期依半岛山势风水格局所建。其中16道城门都在江边,重庆人经常提到的东水门、千厮门、南纪门都是其中的开门;只有一道城门通往陆地,即渝中区七星岗的通远门。

  朝天门是所有城门中最繁华、最通达的一道门,也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在水运发达的年代,朝天门是重庆城真正的门户。

  于是,朝天门从码头到城门的阶梯道路上出现了抬滑竿的脚夫、搬货的力夫、拉船的纤夫,出现了管理力夫的夫头、挑着货担的货郎、维护秩序的公差,出现了走亲访友的夫人小姐、进城看病的农妇孩童、走南闯北的商贾与随从……

  沿着石板铺就的层层梯坎,搭了篷子的摊位支棱了起来,南北货品一应俱全,新奇玩意儿层出不穷。商铺、茶馆、面馆、包子铺一间又一间,朝天门成了繁华重庆城的会客厅,是重庆城最具代表的缩影。

  山城棒棒军曾是重庆风土人情最直接的代言人。“棒棒军”这个称呼,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随着现代机械化取代人力劳工的科技水平进展,“棒棒军”这个群体逐渐减少。而棒棒军这个群体源自哪朝哪代已久远不可考了,重庆人坚信,朝天门的力夫、脚夫与纤夫,皆是这个群体的行业祖师。

  重庆自古是座山城,从海拔最低的朝天门码头,到渝中区至高点之一的鹅岭公园,不到5千米的距离,海拔自160米拔高到379米。依山造城的格局,导致重庆城自古以来就山高路不平,坡多、坎多、山洞多。许多地方车辆不可及,需要步行方能抵达,由此造成了重庆脚夫、力夫、挑夫、纤夫等人力劳动的巨大需求。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山城“棒棒军”群体,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力夫。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周边的壮年农户趁着农闲时进城务工赚钱,无须办理什么手续,无须进行什么招工面试,只要手中拿上一根挑东西的棒棒,便可随处接活。

  他们中的大多数聚集在朝天门码头等附近,专为人肩挑背扛拿重物。余下的一部分散布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有时候帮人搬家,有时候帮商铺搬货,甚至于遇上腿脚不便者或是超级“懒癌”患者,棒棒军还开展帮忙买菜、送外卖、背书包、背醉者上楼等业务。

  当年在重庆的各个角落,只要有人高喊一声“棒棒——”,立马不知从哪里跑来几位手拿棒棒的壮汉,洪亮的嗓门应道“来了——”,此情此景,全国独有。

  就连重庆举世闻名的美食火锅,也与朝天门和力夫脱不了关系。

  火锅起源于清代,当年的长江、嘉陵江在枯水季节滩头显露,船行不便,遇到浅滩船只容易触礁搁浅。朝天门附近便形成了纤夫群体,专门为过往船只提供拉纤服务。

  纤夫、脚夫、挑夫等力夫人群,每日体力消耗巨大,收入却很微薄,他们无法享用餐餐肉食的营养补充,只能另想办法进行饮食改善。恰好朝天门又是个繁华的大市集,每日从附近农村运来的猪、牛、羊等家畜都需要宰杀后上市售卖。为图个方便,也为了新鲜,人们便将几个大型的屠宰场搬到了码头边。

  这为力夫们改善伙食提供了机会。当时寻常人家不愿食用的家畜“下水”(指猪、牛、羊等的内脏),以免费或非常低廉的价格卖给了力夫,为掩盖内脏的腥气,力夫们使用大量麻辣调味料来进行烹饪,形成了火锅的口味原型。再加上重庆的冬天具有南方气候的湿冷,动物油脂遇冷容易凝固,于是力夫们想出在锅底架火,一边保持煮开的温度一边食用的办法来解决。

  今天的朝天门码头,“高峡出平湖”的水利工程让长江航道通畅无阻,力夫早已消失,“棒棒军”也成为历史。重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业体建筑来福士建成投入使用,让朝天门码头无论是外观还是内核都像一艘巨型舰艇,迎风两江交汇处,引领重庆潮流风向标。

  

  解放碑

  延续至今“最时尚”

  从朝天门进城,步行10分钟,即可来到重庆城最早的商业中心——解放碑。

  重庆人口中的解放碑,并不单指那一座为纪念抗战胜利而修建的纪功碑,而是指以纪功碑为中心的成片繁华商业区域。这块区域,是老重庆人心中真正的城区范围,是老重庆人口中常说的“进城去”中的“城”。

  虽然今天的重庆城面积大为扩建,重庆的各区各县都有了自己不止一处的商业中心,人们不再需要靠“进城”来满足自己购物需求,但解放碑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主城人来说,仍然具有一种别样的情怀,那是重庆人对一个时代的缅怀。

  “解放碑”三个字,代表着重庆的时尚前沿。曾经的解放碑商场林立——拥有70多年历史的国营商场重庆百货、京字头王府井百货;拥有曾经只接受外汇交易,独家售卖进口商品的友谊商店;拥有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百货新贵新世纪百货、美美百货;拥有引进外资的太平洋百货(后更名为远东百货)……这些百货卖场在物资匮乏年代和对外开放经济新形态的双重作用下,绽放过最耀眼的光彩。

  而解放碑的繁华与时尚,早在这之前便显现出端倪。自1937年淞沪战争打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决定迁都重庆开始,其重要地位便日益显现。

  老重庆人都知道的一个解放碑地标叫作“会仙楼”,这里有20世纪80年代解放碑的一家高级涉外宾馆,也就是今天的解放碑环球中心所在地。抗战时期,这里有两个著名的上流社会聚集交流场所——心心咖啡馆和皇后餐厅。

  在这两处地方发生的民国故事数不胜数,重庆评书大师程梓贤的评书故事集《重庆掌故》中,就记载了“民国第一假小子”孔二小姐在心心咖啡馆一巴掌扇出个警察厅长的故事。

  故事的真假无从考证,但孔二小姐是当年心心咖啡馆的常客一事是假不了的,心心咖啡馆作为抗战时期重庆上流人士时常出入的名场所,与皇后餐厅一起汇集了多个民国名人故事。

  皇后餐厅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老板许忠五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在黑白两道皆是有身份的人,曾任重庆警察局侦缉大队长,同时也是民间帮会红帮的龙头大爷。

  在皇后餐厅里可以吃到各国西餐和各地方名菜,它还具备舞厅的功能:内设小舞台,舞台上有乐者和歌者,舞台前的舞池设为下沉式,需要跳舞时就将餐桌、餐椅吊起来,餐厅便成为了一个华丽的舞池。

  国民政府的西迁,让重庆这座远离战火的西部内陆城市见识了从未有过的现代生活方式,也为解放碑带来了延续至今的“最时尚”地位。

  

  两路口

  渝中半岛的要塞地

  如果说解放碑是抗战时期国民党人的乐土,两路口及周边地区便是共产党人开展地下工作的最佳战壕。这里距离解放碑不到3公里路程,步行只需半个小时时间。

  这里既有宋庆龄旧居、鹅岭公园、国际村等抗战名人活动场所,又与曾家岩的周公馆,中山四路的重庆谈判所在地——桂园、三民主义同志会诞生地——特园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

  从两路口沿着嘉陵江往沙坪坝方向去不远的李子坝,有爱国人士高显鉴的公馆、抗日名将李根固故居与刘湘旧居;再往沙坪坝方向去,就是著名的红岩村——中共南方局所在地。从两路口往解放碑方向去经过的临江门,就是中共宣传喉舌《新华日报》的旧址。

  两路口周边地区,一直以来是解放碑中心的辐射区域。旧时这里居住的人鱼龙混杂,从民营小资本家到城市手工业者,从小摊小贩到教职人员,从报童、人力车夫到杂耍艺人……这个区域地势逐渐增高,直至枇杷山和鹅岭两处至高点。枇杷山海拔340余米,鹅岭海拔379米,站在这两座山上,都能将整个渝中半岛尽收眼底。

  从这个描述中就能体会到,当年在这里展开地下工作有着多么天然的环境优势。那些被谍战影视剧作品反映出来的地下工作智慧,就滋生在这丰富又生动的环境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两路口附近,修建了当时重庆吞吐量最大的民用火车站——菜园坝火车站(重庆站),这里曾经一度是火车进出重庆的重要站点。因火车站的位置菜园坝与两路口存在着近100米的海拔落差,故而一条全国唯一的收费摆渡电扶梯——皇冠大扶梯,就成为了最为人乐道的特色打卡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菜园坝火车站的选址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加速建设发展,由于太过靠近市中心,且完全无法辐射加速扩建的大重庆周边,其重要性早已被中心城区其他几大火车站所超越。2022年菜园坝火车站正式停止客运并全面启动改造。这条皇冠大扶梯就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者,至今仍充当着连接、摆渡上下半城的有效工具。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3/t20240327_130859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