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特别关注

除了饮食卫生,您还需要注意食器干净

发布时间:2020-02-18 作者: 来源:

  为了身体健康,防止“病从口入”,很多人都养成了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但是这样做还远不能说完全杜绝了饮食安全问题。即使碗筷都消毒过了,饭菜也都烹饪完全,但仍有一个坏习惯会让我们这一餐饭变得不安全——是互相夹菜有可能存在卫生隐患。

  诚然,在我们看来一起吃饭时互相夹菜有助增进感情,但这种饮食方式,也给了很多疾病传播的机会。以下几种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就可能在一顿饭中,因混用筷子等餐具传播。

  1肝病:甲肝、戊肝

  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但唾液传播较少,甚至不具备传染性的乙肝不同,甲肝和戊肝主要为粪口传播,且病毒易在空气中散播,如果长期和这两类肝病的患者公用杯子、碗筷,病毒可能通过唾液等传播。

  2儿科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孩子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交叉感染。家里如果有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应注重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多开窗通风,在幼儿园时应尽量专碗专筷专用,预防儿童间相互传染。

  3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甚至可能引起胃癌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胃病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诱发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居在胃黏膜表面的小细菌,全球一半以上人口都感染了它。由于不像欧美人那样习惯分餐,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偏高。曾有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在北京的感染率为57%,上海为59%。从孩子到成人,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广,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通常越来越高。

  也因为没有分餐的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即家中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就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

  虽然幽门螺杆菌是种小细菌,却能引起诸多疾病:慢性胃炎患者,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感染了它;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如果不“消灭”幽门螺杆菌,很可能治不好;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炎后,如果长期不好,可能发展成淋巴瘤或胃癌……

  4伤寒病:伤寒病等肠道传染病,也可能通过混用筷子等餐具传播

  从临床上看,胃病是最常由于混用筷子,在共同吃饭中传播的疾病之一,可能带来的后果也相对更严重。

  所以为了降低患病风险,我们还是应该改掉互相夹菜的习惯。分餐、公筷制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是防范“病从口入”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还可以减少食物浪费。在外就餐时,可在每盘菜刚上桌时,先用未用过的筷子拨出来一些放到自己的碟子里慢慢吃,之后不要再夹盘子里的菜。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是一种尊重和负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