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开封:让黄河滩区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与乐业

发布时间:2024-09-26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一排排电动缝纫机整齐排列,“哒哒哒”地响个不停;一堆堆布料、样衣,堆积成一座座“小山”;150余名工人正忙碌于打版、裁剪、缝纫、熨烫等工序中……9月13日,在开封市祥符区曲兴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社区尚阳社区的德宁制衣有限公司制衣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外贸订单。为了让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开封市统筹推进搬迁社区与产业园区共建,让滩区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与乐业。

  “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让滩区群众安居乐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

  搬出“水窝子”,过上好日子。近年来,开封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落实省委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挪旧窝”与“创新业”并重,搬迁与致富同步,打出政策支撑、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的“组合拳”,实现新村产业兴旺、生活美好,让搬迁群众真正享受到“稳稳的幸福”。

  黄河滩区作为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群众赖以生存的地方。开封滩区面积广阔,涉及100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达9.47万人。长期以来,受汛期洪水淹没等威胁,黄河滩区群众长期面临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等问题。“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这曾是许多滩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袁坊乡前米厂村,是原隶属米厂村的一个自然村,仅有690多口人。在滩区老村时,外村姑娘不愿嫁入,导致村里三四年未添新妇。然而,搬入米祥新村社区一年多后,全村就迎娶了6位新娘。“我们前米厂村搬迁前,村里的光棍汉越来越多。自从搬进社区,喜事连连,真是搬新房、娶新娘,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宽敞明亮的米祥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该社区妇女主任张营霞说道。

  搬迁前,前米厂村村民孙亭与父母挤在三间破旧的老瓦房里,因家境贫寒,年过三十仍未娶妻。4年前,随着整村搬迁至米祥新村社区,孙亭住进了120平方米的电梯单元房,家中添置了冰箱、电视、抽油烟机等家电,不仅娶妻生子,还学会了开挖掘机的技能。

  “原来滩里种地太费事,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现在出门就能打工赚钱,真好!”孙亭说起搬迁的好处停不下来。昔日的“水坑子”“穷窝窝”已变成今日的花园式社区。从社区大门向北步行仅5分钟便是米祥工业园,一期入驻的两家公司为村民提供了260个就业岗位。村里多名大学毕业生应聘成为米祥工业园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月薪从3000元到6000元不等。

  兰考县地处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屡次泛滥,风沙、盐碱、内涝“三害”使百姓贫穷不堪。丁圪垱村、杨圪垱村位于黄河东坝头险工附近,最近的农户离河道仅几十米,风险隐患较大。从2022年开始,兰考县探索市场化方式,启动丁圪垱村、杨圪垱村两个村1278户4694人的迁安试点工作。今年春节前,安置区向群众交付新房钥匙。截至目前,已完成选房1256户4620人,占比达98.4%。

  在搬迁过程中,兰考县探索出“政策性项目资金+经营性收益资金+村民自筹”的市场化模式,为河南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黄河高滩区村庄搬迁安置“兰考模式”,开辟了一条黄河滩区群众迁安与发展致富的新路径。该模式荣获“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县域案例”。

  “搬进新家后,我在附近的工业园区找到了工作。只要不怕吃苦,就有钱赚,连我这个60多岁的老太太一个月都能挣3000元呢!”丁杨社区居民都凤叶笑着说。

  既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在丁杨社区周边,扩建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卫生院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可以在家门口上学,老人在家有人照顾,从而释放出更多青壮年劳动力去周边企业工作,这是政府为群众增收创造的良好环境。

  万里黄河,奔腾不息;千里滩区,旧貌换新颜。从昔日黄河滩里的“穷窝窝”,到如今幸福河畔的“美家园”,滩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9-24/30664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