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城口——明通

发布时间:2024-09-25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明通

  

  

  明通镇地处城口县南部,距城口县城区38千米。东与蓼子乡为邻,南与鸡鸣乡相接,西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相邻,北与周溪乡相连,区域总面积83.7平方千米。

  明通镇三面环山,分别是金字山、九重山和安龙山,前河绕境而过。

  金字山,因为这座山远远看起来像“金”字,所以得名金字山。金字山上曾经有座建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的寺庙,庙里有一口大钟,声响三县。有谚曰:“金字山的钟,三排山的风,蓼子口的大枞树十人合不拢。”可惜当年的寺庙在“十年浩劫”损毁殆尽,现在的寺庙为后来重建。寺庙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举行盛大的庙会,周围乡民踊跃参与,场面热闹非凡。金字山向南步行六千米,有一个高山小湖泊——仙女湖,湖面如镜。

  安龙山南连百里峡景区,北接城口县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安龙山又与燕窝洞相连,燕窝洞岩洞内生存着成千上万只燕子。由于安龙山寺坐落在此山中,安龙山平添了几分灵气。寺庙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庙宇四周古树参天,柏树、青冈树、迎客松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山间沟壑纵横,溪水潺潺,是夏季避暑、冬季赏雪的好去处,人称重庆“小峨眉”。安龙山上常有岩羊、苏门羚、獐子、青麂、野猪出没;有名贵中药材天麻、党参,还有朱苓、川贝母、重娄、云木香等土特物产。

  前河是城口的第二大河流,经过达州市区流入嘉陵江。前河在白马山间冲刷出一条大峡谷——白马河峡谷,这里是漂流的绝佳之地。峡谷内有处奇特的景观,因一前一后两座山峰高高突起,如同一头昂头的骆驼,故取名“骆驼峰”。

  明通镇就在前河之滨。这里曾经商贾云集,秦巴文化交汇于此。

  明通镇的得名和盐有关,其名字来源于古盐井“明井”和“通井”。提到重庆历史上产盐的地方,人们会立即想到云阳的云安、巫溪的宁厂、开州的温泉,以及万州的长滩这四大川东盐场。这四大盐场大致在汉代就开始了由官府主导的盐业开采,而城口的明通镇有记载的由官府主导的产盐业大约开始于五代时期,此前都是小锅熬制、自产自销的产盐模式。

  关于明通镇产盐的历史有一个传说,《城口厅志》载:“斑鸠井在八保明通井岩畔,其卤源自穴中流出,相传有陈、罗二人捕猎到此,见白斑鸠飞入岩穴,有白水流出,尝之味咸,遂煎成盐,故名斑鸠井。”明通有井十六眼,分布在前河两岸。在前河南岸一处石壁上有一个岩洞,传说斑鸠井的卤水就从该洞中流出。盐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正是由于明通镇产盐,所以在五代时期,这里设置了明通院。到了南宋时期,设立了明通县。而在明清时期,明通镇的盐业越发兴盛,带动了整个前河区域的商贸繁荣。

  重庆的制盐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重庆地区也形成了一批因盐而兴的古镇。据《城口县志》记载,明井“相传开淘自唐宋时期”,盐厂始建于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明清时期有“煎锅八口”,日产卤水11—12立方米。到了民国,徐植林建了“裕源长灶”盐厂,他改造小口砂锅制盐方法,从云阳陆续运回直径3.8尺的大锅数口,改进制盐方法,年产盐15万斤。他的盐厂曾为前河流域、汉昌河流域居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盐。新中国成立后,徐植林将盐厂上交国家。

  如今,大巴山区深处的明通井仍有卤水流出,但是储量少、开采成本高,明通镇的盐业生产曾于20世纪80年代停止了。明通井在逐步复原中,为打造明通盐井文化旅游景点做准备。

  明通镇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红苕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9/t20240924_136539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