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开封:厚植生态美 逐梦幸福河

发布时间:2024-09-21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9月18日,记者了解到,初秋时节,开封黄河大堤沿线被各种林木装扮得绿意盎然。微凉的清晨,邀上三两好友,骑上单车,沿大堤穿梭,尽情享受黄河之美,这已成为许多市民的时尚选择。

  “近些年,黄河的生态越来越好,真是一年一个样。过去那种大风起时尘土飞扬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稻乡汴河堤村村民王春生,望着眼前奔流向东的河水,由衷地感慨道。

  水是生态之基,善用水资源,生态才会更加美好。开封市紧邻黄河,黄河是其唯一的过境水资源,对开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提速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坐落于龙亭区的柳园口渠首闸,是开封城市用水、农业灌溉的重要取水口。2019年10月,由于黄河流量骤减,主流北移,导致闸门口无法正常引水,供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开封黄河河务局紧急启动供水保障机制,抽调精干力量,在闸前引渠迅速安装了5台75千瓦轴流泵,仅用72小时便完成安装调试。当时参与建设的柳园口渠首闸职工丁鹏程手机里保存着这样一段视频:十几名黑黝黝的汉子像黄河纤夫一样,弓着身,拉着绳,一步一步往前牵引,绳子的另一端是应急泵站浮体。回忆起这段经历,他依然难掩自豪与感慨。站在闸前的引渠上,只见黄河水从闸门口奔腾而出,向南流淌,通过干渠滋养着市区、家庭和庄稼地。

  这些年,开封黄河河务局通过精细调度和严格监管黄河水资源,不断提升其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仅使开封黄河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了河道25年不断流的奇迹,还推动了城市水系沟通与活水循环,惠济河、涧水河、马家河、贾鲁河等众多河流河道得以修复。美不胜收的龙亭湖、包公湖以及古城珠链“一渠六河”,都是黄河水滋养出的金色硕果。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只有日积月累地植树造林,才能造就水绿岸美、江山如画的壮丽景象。行道林、绿化林、适生林交织而成的生态长廊,构成了黄河下游的绿色基底。

  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2020年年初,开封市谋划了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并于同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初见成效。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建设坚持“绿为底、水为带、文为珠、业为基、人为本”的理念,以绿化提升、园路建设、小品景观、驿站和节点打造等为主体,采用“一轴、一带、两线、三片区、十五个景观节点”的总体布局。如今,这条草木葱郁的生态走廊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2019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来,开封市迅速呈现出城乡绿化一体化推进、绿化质量加速提升、林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过数年努力,开封市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得到了全面提升。2019年以来,开封市累计完成国土绿化80.14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8.34%提升至30.38%,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11平方米,基本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每个乡镇、村庄都建有公园或游园。2022年,开封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林业资源的增长带动了森林产业体系的快速发展,特色木制品加工成为支柱产业,生态旅游形成品牌效应,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到25.1万亩。

  同时,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弘扬,新建义务植树基地21个,全市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保持在90%以上。全市2097株古树名木和25657株古树后续资源均得到挂牌保护。

  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开封市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抓大保护关键任务,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9-19/30649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