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4-09-15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位于开州区汉丰街道盛山社区盛山公园内,始建于1992年,2001年扩建,面积11539平方米。

  纪念馆主体建筑为坐北朝南的中式园林建筑,由前院、后院、大院坝、功勋柱广场和大石梯堡坎等组成。纪念馆大门上悬挂着由刘伯承亲密战友、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八个镀金铜字。

  纪念馆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气势宏伟,古朴高雅,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川渝文化的建筑艺术风格。全馆气势恢宏,与四周橘林和山后盛山艺术长廊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纪念馆建筑风格庄严简朴,采用大坡屋顶和琉璃瓦白粉墙,分为内外两进院落。

  整个外院松柏森森,鲜花烂漫,清新典雅。外院右侧为办公室、会议室,左侧为兵器陈列室。兵器陈列室是三峡库区内唯一一家以兵器为主题的国防教育基地,展示了刘伯承在各个时期使用过的兵器。兵器陈列室前侧花园内有1997年6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赠送的“歼六型”战斗机。

  内院为陈列布展厅,共有展室六间,以廊相连;外院辅助房屋十二间,主要为办公室和兵器陈列室。

  纪念馆收藏有刘伯承1892—1986年间的文物,包括图片、实物等计九百多件。整个陈列布展按历史发展轨迹分为“早期革命活动”“红军总长”“一二九师师长”“二野司令员”“共和国元帅”“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六大主题,分别以六个展厅一一呈现,每个展厅内都陈列着大量历史照片、图版、文献资料,它们像瑰奇闪亮的珍珠,串成绚丽的珠链,真实地再现了刘伯承光辉战斗的一生,歌颂了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

  整个展厅从序厅开始,红光满面、身着翠蓝色元帅礼服的刘伯承蜡像端坐正中,双手扶着座椅手柄,背靠大屏风。蜡像由北京蜡像馆精心塑赠,逼真地再现了1955年刘伯承刚获授勋时的风采。上排有他手书的“为人民立功光荣得很”九个镏金大字。左右两壁有他悬挂办公室多年的中国、世界大地图,身侧有他长期使用的办公桌、文房四宝。

  内院右侧分为两个展厅。第一展厅概括介绍了刘伯承的早期革命活动。

  1916年3月20日,刘伯承率部血战丰都,从而被誉为“军神”。在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5月,他和杨闇公、朱德等发动并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泸(州)顺(庆)起义,这次起义为北伐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随后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全新的革命道路。由于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成为“手执青锋卫共和”的英勇斗士和“川中名将”。这期间他所作的《出益州》《赠友人》颇能反映他的思想,在展厅尤其引人注目。

  第二展厅反映了刘伯承在土地革命时期的风采。他于1927年8月1日参与并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同年11月赴苏联留学,并参加了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1930年7月回国,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建设。1933年2月,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胜利。1934年10月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率部进入大凉山时,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成为民族团结史和长征史上的佳话。通过长征,他坚定了挽民于倒悬、建设新中国的信念。

  内院后侧正中为第三展厅。第三展厅分为两部分,主要概述了刘伯承从1937年至1950年的革命战斗生涯。

  第一部分反映了刘伯承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取得的卓越功勋。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刘伯承出任一二九师师长。翌年12月,挺进冀南平原区,直接领导冀南和鲁西北的抗日平原游击战。1940年夏,参加了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529次,取得了重大胜利。1943年9月,奉命赴延安参加党的高级干部会议。1945年4月,出席中共七大,被选为第七届中央委员。

  第二部分的展室中间,耸立着刘伯承双手抱胸的木雕半身塑像,这一部分主要展示了刘伯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国民党于1946年6月发动全面内战,8月刘邓大军出击陇海路。1947年6月底,刘邓率10万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8月挥师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从1947年9月起,刘邓大军与友军呈“品”字形战略态势进击中原,经过10个多月的苦战,在江淮河汉之间大量歼敌,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防御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48年11月,他参与领导的淮海决战,取得了歼敌55万余人、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的重大胜利。翌年4月20日,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统治首都南京,兼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11月1日,率大军挺进大西南,取得了西南战役的胜利;1950年2月8日,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内院左侧分别为第四展厅和第五展厅。这两个展厅主要反映了1955年9月刘伯承被授予元帅军衔后,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军事理论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

  第六展厅的主题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刘伯承于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病逝,一代帅星陨落。同年10月16日,他的亲密战友、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主持追悼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致悼词,高度评价了刘伯承叱咤风云、功勋卓著的一生。

  整个展厅以刘伯承生平历史年代为线索,从序厅开始呈顺时针方向布展,展示了刘伯承近百年的历史轨迹。

  纪念馆大门前是广场。广场右方矗立着中央军委铸赠的高6.1米(含基座2米)的刘伯承全身铜像,他身着戎装,腰挎盒子枪,头顶青天白云,漫步长征路上。

  纪念馆后门是从开州故城直登通天云梯的大型壁画《山河颂》,祖国大好河山一齐向你涌来。一壁高48米、宽25米的三坡240级大石梯,建筑造型分三级台阶曲折上升,其总体设计采用螺旋式手法,完全依山就势而凿建。在每级平台堡坎正面有红色花岗石与黑色大理石镶嵌的《山河颂》,把峨眉之雄伟、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灵秀、泰山之神奇融为一体。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是丹青一卷,镌刻着他伟大光辉的生命轨迹!更是丰碑一座,铭记着他的人生风采和不朽功勋:“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

  1994年,纪念馆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直辖后,纪念馆先后于1997年11月、1998年11月、1999年3月分别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青少年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成为全市3000多万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9/t20240912_136189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