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崇德向善依法兴善(五)

发布时间:2024-09-05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

  按:9月5日,是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为宣传慈善典型,展示慈善成果,弘扬慈善文化,营造“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的浓厚氛围,省民政厅将以“崇德向善 依法兴善”为主题,直观展现各地慈善事业发展成就。

  

  

  阜阳:聚焦体系建设 强化培育监督

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阜阳市聚焦慈善体系建设,强化平台融合,加强组织培育监督,整合各方资源,激发工作合力,推进慈善事业不断发展,为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一、建机制拓平台,夯实慈善事业发展基础。一是建章立制发展规范。先后出台《阜阳善行行动方案(2022-2025)》《关于扎实推动“阳光慈善”工程的通知》等文件,夯实慈善事业发展政策基础。二是积极搭建慈善平台。各级财政先后投入1600万元成立妇女儿童基金会、王家坝“双失儿童”基金会等8家慈善公益基金会,用于扶贫济困、扶老助残等,筑牢慈善事业发展平台。三是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加强“慈善中国”等慈善信息平台的管理,鼓励慈善组织发挥好民政部指定的29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作用,积极募集善款。

  二、强监管建体系,引导慈善组织规范发展。健全政府监管、社会公众监督、内部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多方位的慈善事业监管体系,全方位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健全政府监管机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要求,采取“定期+随机”的方式,对全市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二是督促慈善组织完善治理机制。通过年检、评估等方式,不断查缺补漏,督促慈善组织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支持第三方机构和慈善行业组织对慈善组织和项目进行评估。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坚持“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机制的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监督功能,支持新闻媒体、互联网对违法违规等不良现象和行为进行曝光;充分运用行政约谈、项目评估、专项审计和公开通报等方式,加强监管和联合执法,推进阳光慈善、依法行善。

  三、多维度强发展,提升慈善组织发展能力。积极培育多元慈善主体,优化发展生态,促进慈善组织发展,不断壮大慈善力量。一是积极培育慈善组织。大力推动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加快培育不同类型的慈善组织,打造一批省内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品牌。目前全市慈善组织共21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2家。二是加大慈善业务培训。年均培训慈善组织人员100余人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业务能力。三是探索“慈善+”机制。联动社工、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对接部省“牵手计划”“三区计划”等社工项目,广泛开展助医、助学、纾困等公益慈善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拓展慈善资源,厚植慈善力量,打造“我当代理父母”“优势视角·助残扶志”“关爱瓷娃娃行动”等一批省内有影响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志愿者达3万多人次,服务时长达100多万小时,服务对象累计20余万人次。

  四、聚资源树品牌,推动慈善组织发挥作用。积极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整合慈善资源,不断打造阜阳特色项目。一是开展“慈善一日捐”。连续3年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倡议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募捐资金近千万元,受益群众达20万人次。二是品牌项目多。大力培育慈善公益项目,长期运作的公益项目80余个。打造“福彩助你上大学”“幸福列车”“梦想学院”等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三是服务领域宽。引导慈善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百企帮百村”活动吸引2542家民营企业帮扶1386个村,帮扶困难人口23万人次,“县域结对帮扶”先后争取帮扶资金2.36亿元,落实帮助项目113个;“福彩助你上大学”活动连续开展20年,累计发放救助金3117.8余万元,救助贫困学生超1.03万人;“善行阜阳之幸福列车慈善助困行动”活动,重点关注儿童成长、困难家庭保障等,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受益群众超百余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名爱心人士、3家单位(团体)获得“安徽省慈善奖”,1人、1单位获得安徽首届“长三角慈善之星”称号。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4770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