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白城市畜牧业发展屡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24-09-04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奶牛、肉羊饲养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养殖量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

  上半年,白城市畜牧业连夺全省两个第一!

  一直以来,白城市委、白城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畜牧业“深耕细作”,立足特色产业做文章,抢抓“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重大机遇,全力推进畜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白城全市畜牧业经济稳固向好、稳步提升。

  截至6月末,全市生猪239.8万头、牛96.8万头、奶牛4.3万头、肉羊528.9万只、禽1637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9万吨、3万吨和7.8万吨。

  ——良种化繁育推动肉牛种业提质扩群。“良种”是产业提质的“芯片”,更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白城市加快育种龙头企业培育,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为吉林省德信生物工程公司无偿提供22万平方米土地,支持德信公司加快育种场扩建,推动公司从源头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肉牛种源供应基地。目前,德信公司育种场扩建工程已建设完成,存栏种公牛240头、种母牛500头,冻精产能稳定在500万剂左右,占全省46.2%、全国16.1%,居全国第2位。坚持政研企相结合,积极推进通榆草原红牛“提纯复壮”,已购入种母牛15头、种公牛1头,着手通过胚胎移植打造草原红牛核心群,提高肉牛良种品质和供给能力。全面落实肉牛冻精补贴政策,按照“一个政策、一个方案”原则,深入实施省级优质肉牛冻精补贴项目,对养殖主体给予免费发放优质冻精,鼓励县(市、区)将冻精贮存、运输、保管、使用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累计落实县级良种补贴资金660万元。强化繁育和防疫队伍建设,推行育种企业、县级职能部门、基层繁育队伍“三级到户”,实施畜牧养殖大村大学生兽医培训计划,培育壮大繁育改良站(点)和繁育改良员队伍就近肉牛养殖区全覆盖。目前,建设繁育改良站(点)296个,发展繁育改良员296人,配备村兽医183人,增强肉牛养殖技术服务保障。

  ——规模化养殖推动肉牛产业增量扩容。走进大安市联合乡二龙山村二龙畜牧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期现代化牛舍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津津有味地吃着饲料。草料加工间内机器轰鸣,一派生动和谐的景象。“我们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得到了联合乡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又建设了2栋现代化牛舍,现在的存栏量是157头,计划三年内基础母牛发展到300头以上。”该合作社理事长王学义对未来产业发展壮大充满了希望。

  白城市始终坚持注重大小兼顾,统筹发展养殖园区和个体养殖。强化“链主”企业引领力,支持各县(市、区)政府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积极实施“双万千百工程”,带动产业集群集聚。截至目前,全市万头规模养殖场发展到3个,千头规模养殖场发展到20个,百头规模养殖场发展到449个,全市肉牛养殖万头乡镇发展到20个,千头专业村197个。坚持政府、企业、合作社、养殖户四方同步同举,推广联户带户等养殖风险共担、利益联结紧密的可复制养殖模式和“肉牛养殖+饲草料供给+粪污还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利用模式,加速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积极提升肉牛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

  ——精深化加工推动肉牛产业延链扩能。畜牧业既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又要跳出养殖场,把畜产品搬进企业、工厂,实现华丽“变身”和增值。针对过去只养殖、无屠宰,效益不高、没有附加值等问题,白城市坚持屠宰、生物制品全链条开发,重点推进投资5.8亿元的吉牛食品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投资1.8亿元的中青10万头肉牛屠宰基地等项目。其中,吉林省吉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总投资4.3亿元,已完成投资1.8亿元,基础建设处于收尾阶段。镇赉县农牧业产业孵化园(一期)土建已完成,中青牧业投资5000万元正在采购设备,项目屠宰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成,预计10月末前投产试运行。

  ——品牌化打造推动肉牛产业增值扩效。注重把品牌建设作为发展重点,进一步拓展肉牛养殖品牌,带动产业持续发展。白城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品牌策划、广告宣传和展会推介力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对接合作,推动市场互推、供需联动、产销对接,拓展品牌营销市场。目前,已与嘉兴等地区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镇赉县已推出“和合牛”系列商标11个,通榆县已注册大卓、瀚海吉牛等牛肉品牌9个,洮南市已完成“吉小牧”品牌创建。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08/t20240830_32920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