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热门资讯

为国铸盾 读懂丰碑的力量——访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陈芳

发布时间:2024-09-01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陈芳。田得乾摄

  8月28日,在青海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场活动新闻传媒界座谈会期间,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陈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新时代该如何传承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准确把握丰富内涵,阐释时代价值,是新闻人的责任和使命。

  陈芳说,在中国西部戈壁上,腾空而起的那朵蘑菇云曾震撼过世界。凝望那片天空,我们忍不住追问:该如何缅怀这段历史,读懂丰碑的力量?

  青海省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此次座谈会和交流活动,深刻认识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伟大意义和时代内涵,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的一次再动员。

  从一穷二白中起步,在内外交困中崛起,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令世界惊叹。“这是永放光芒的精神财富,这是无畏勇毅的崇高境界,更是无怨无悔的赤子情怀。”陈芳感慨道。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背后,是一串响亮的名字——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钱三强、王淦昌……他们有的“消失”二十余年,有的改名换姓默默工作。他们在大漠戈壁、在青海高原,跨过一道道沟坎,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为大国铸重器,树起一座无言的丰碑。

  “两弹一星”元勋说,“为它死了都值得”;基地官兵立下“干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誓言;进入地下发射控制室的“七勇士”喊出“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他们的名字和功绩,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陈芳认为,“两弹一星”,不仅是一个历史名词,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种精神的传承。它代表着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两弹一星”成功研制,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展现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正在不断深化和凸显。”陈芳说,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科学家精神一脉相承,“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载人、探月、北斗、高分等重大航天工程捷报频传,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陈芳介绍,“两弹一星”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邃。“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的精神之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的事业之魂;“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两弹一星”的力量之源。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感受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要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两弹一星”精神,呼唤科学家精神。

  “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陈芳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更好读懂“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出一批思想更深、制作更精、影响更久的新闻佳作,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新征程上,展望未来,陈芳呼吁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矢志报国的情怀、实干苦干的精神、求实创新的品格,做新时代的笔杆子。让鲜活的思想更鲜活,将理论阐释的深度与实践力度、情感温度有机结合,用笔和镜头感染人、激励人,展示“两弹一星”精神穿越时空的强大魅力,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发出主流媒体的时代强音。


原文链接:http://www.qinghai.gov.cn/zwgk/system/2024/08/29/0300522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