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艺术打通两个小区的围墙 凉城“小巷美术馆”揭幕 与“门卫美术馆”一墙之隔

发布时间:2024-08-31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记者 周楠

    昨天,距离火出圈的全市首家“门卫美术馆”一墙之隔的地方,凉城“小巷美术馆”揭幕。小巷美术馆的外表很简朴,白色的墙体,被三棵松树环绕着,里面摆放着各类图书,9张老照片讲述着凉城的历史。

    现场有个特别的仪式环节——由复旦小区和凉三小区两个居民区负责人,共开小巷美术馆的两扇门,启动两个社区美术馆的共融计划。曾经并不往来的两个小区,能否以文化为纽带,真正融合联动起来?

    重建美好的附近

    小巷美术馆施工的时候,凉三小区居民徐登玖经常过来看。他是1988年第一批动迁入住的老居民。他还记得这个地方的变迁:一开始是电话间和居委会用房,后来房子对外出租,外面搭起违建,再后来经过整治,成为凉三小巷书屋。

    如何盘活小区闲置空间,让其焕发新活力,以艺术赋能是一条路径。

    和徐登玖一样,凉三小区居民陈扣宝不仅关注这个小巷美术馆,还成了志愿者。指着小巷美术馆里的9张老照片,徐登玖和陈扣宝都挺激动:“你看,这是90年代的凉城路、汶水东路,那时候这里还比较偏僻;这是小巷美术馆前身‘商业’时期,乱哄哄的。”

    如今,不仅居民们可以随时来小巷美术馆看书、看展,享受家门口的艺术空间,接下来,著名雕塑家李秀勤还将为“小巷美术馆”设计一座石雕作品,该作品将以社区互动关系为题,兼顾照明与艺术,寓意通过文化维系力形成具有温度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就在当天,复旦小区和凉三小区的数位居民一起按下手掌拓印,今后这些居民的掌印就会出现在石雕作品上。

    发挥1+1>2的功效

    复旦小区居民、门卫美术馆轮值馆长徐捷蔚,也来到了小巷美术馆。“小巷美术馆的位置非常好,凉一、凉二、凉三、凉四、凉五以及复旦小区,都在它的附近。以后,我们很多居民都会经常过来。”

    之前的复旦小区和凉三小区居民并没有什么往来。由于两个小区道路交错,复旦小区的部分居民还曾经提出要安装门禁,一度让凉三小区的居民不太愉快。徐登玖说:“还好这个方案后面被居委会和其他居民否决了。”

    眼下,由于门卫美术馆和小巷美术馆渐次建成,两个小区的居民倒是乐此不疲地逛起来,忘记了小区的围墙和界限。

    徐登玖去门卫美术馆参加过活动,感到“新潮前卫的艺术就在身边”。复旦小区居民俞逸平按下手掌拓印后,也期盼着自己的掌印出现在小巷美术馆门前的石雕上。

    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哲,正带领着学生在这里做社会实践项目。在他看来,门卫美术馆、小巷美术馆,发挥了1+1>2的作用。“如果没有美术馆,这两个不同类型的小区很难实现融合,而在美育中,大家都有了一个相同的新起点,在包容性的机制中,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效果。”

    最近,在虹口区一家科创企业工作的白领卢小姐,没有选择人才公寓,而选择住在复旦小区。她的理由是:“新上海人要融入上海,就要到有烟火气的老社区,这里的艺术公共空间也很吸引人。”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40830/46bf3832bc0d4565b9a64515cc4c8e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