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乡村著名在行动(九)

发布时间:2024-08-31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

  按:2024年6月,安徽省民政厅印发《关于确定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名单的通知》,确定16个县(市、区)为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为推动我省“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走深走实,尽快取得实效,安徽省民政厅微信公众号开设“乡村著名在行动”专栏,陆续推介全省“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的创新做法、有益探索,供各地学习借鉴。本期推送桐城市经验做法。

  

  立足地名“四化” 推进“乡村著名行动”

  

  桐城,位于安徽中南部,周置桐国,秦为舒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式定名“桐城”,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全市现辖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个镇、3个街道,面积1552.7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万。“乡村著名行动”实施以来,桐城市结合本地历史传承、地理文化、产业特点等,探索新时代地名标准化、数字化、功能化建设。

  一、立足地名品牌化,做好乡村地名赋能。桐城市以寻根桐城文脉为抓手,将“乡村著名行动”与乡村振兴大局深度融合,助力地域发展。一是以地名赋能产业发展。通过发展地名文化助力品牌建设,桐城致力发展富锌品牌,建成中国锌谷-桐城富锌农产品展馆,举办中国·桐城首届富锌产业发展论坛暨桐城锌米白皮书发布会。建成富锌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锌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发展稻渔种养面积达7万亩,年产富锌小龙虾6000吨,双港镇获评“中国富锌小龙虾之乡”称号。打造了“桐城小花”“桐城水芹”“桐城丰糕”等一批具有地名文化内涵、又有产业特色的乡村产业品牌。目前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企业59家,认证产品125个,地名标志证明商标5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二是以地名赋能社区治理。范岗镇、吕亭镇等集中命名了87条道路,为村民住址提供了网络定位依据,打通了快递到户、导航到家、网上政务等功能,推动乡村地名服务与农村电商建设等深度融合,为乡村地区的服务带来了便利,有效推进了基层治理的“网格化”效应。

  二、立足地名个性化,做好地名标志建设。桐城市以传承地名文化为宗旨,推动地名标志个性化建设与桐城文脉融合,实现地名文化转化和创新。一是规范地名标志设置。2023年来,桐城市对全市路牌是否存在非标准名称的道路标识标牌、是否存在使用外文拼写标识标牌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发出地名标志问题交办函13份,督促问题整改到位。二是创新特色地名标志。要求新设门牌、路牌及地名特色标志牌要赋予智慧“二维码”功能,宣传地名信息、地名地址、旅游资源等。在综合考虑人文景点、产业布局等因素,打造了嬉子湖旅游小镇数字地名二维码展示区,制作地名二维码标识46种138张。用户可通过微信扫码收到相关地名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地名来历、含义和历史沿革,实现了地名、地标、文旅、商业的融合发展。

  三、立足地名信息化,助力数字乡村发展。桐城市以“互联网+地名”为纽带,整合地名信息资源,推进地名与数字乡村的深度融合。一是深化地名信息服务。依托“乡村著名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发动乡镇及群众广泛参与,上传一批山水湖田路等地名以及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村邮站、农家乐、采摘园、养殖园等惠农助农兴趣点,明确226个村(居)地名采集上图负责人,采集上传各类地名、兴趣点2236条。同时对全市地名信息再摸排,修改完善国家地名信息库6304条地名信息,为高德、百度等互联网地图服务企业提供标准化地名服务,实现地名信息规范化上图、常态化更新。二是推进智慧门牌建设。以“文都E家”基层治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在范岗镇探索智慧门牌建设,共安装了245块智慧门牌,链接“文都E家”基层治理信息系统,通过手机扫码,办理儿童入学、燃气入户、户籍申请等服务,打破了各部门的信息壁垒,让更多的百姓会用、想用智慧门牌,提升了数字地名建设在群众中的接受度,切实发挥了数字地名的最大效益。

  四、立足地名价值化,推进地名文化传承。桐城市全面系统挖掘地名资源及其文化内涵,整理桐城地名故事,全面提升桐城地名文化影响力。一是深耕地名文化,促进文化振兴。依托桐城派文化、君子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优势,在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墙体彩绘扮靓背街小巷”行动,在30余条背街小巷,完成桐城地名故事、历史文化典故、特色产品介绍等1000余幅涂画。举办道路命名公开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道路名1500条,选定100条组建了桐城市道路命名库,并将“文和路”“文都大道”“礼让路”等群众支持度较高的道路名称,应用于城区已建成未命名的道路,真正实现了“桐城人走桐城路、寻桐城根、铸桐城魂”,全面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地名文化研究的热情,切实赓续桐城文脉。二是创新地名价值,赋能旅游发展。依托桐城派文化、君子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优势,发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持续对接文旅产业资源,全力赋予地名新价值。制作了《桐城市全域旅游导览图》,收集辖区内旅游景点、住宿网点和公共设施分布等信息,将41个景区景点、47家特色商品和美食店铺、29家特色酒店和民宿、4个乡村生态园、21个农家乐兴趣点通过视频、讲解词、3D全景图片等信息予以呈现,全面展示桐城丰富的地名内涵和旅游资源,实现地名与文旅的完美“邂逅”,以地名促进文旅,用文旅彰显地名,打造桐城发展的新亮点。

  桐城市将赓续文都精神,进一步推进乡村地名命名、地名标志设置等工作,特别是要结合“文都”的历史文脉,挖掘地名资源、保护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以实际行动为乡村著名,为乡村振兴赋能。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4700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