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社会调查

【海北州】221,挺起中华脊梁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4-08-28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8月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鲜花盛开,草美羊肥,风光无限。60多年前,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及3万余名建设者和亲历者响应党的号召,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用青春和生命为人民、为国家、为中华民族作出彪炳史册的贡献。也就是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中华民族从此挺起了脊梁,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在这里诞生……

  驱车前往国营二二一厂旧址,感受那一段热血和青春沸腾的地方。即将到达这一片精神高地,一块显眼的路牌矗立在草原边上,路牌上写着“原二二一厂爆轰试验场”。沿着指路牌前行,几座暗色梯形半掩体与周边的草原融为一体。在爆轰试验场墙的一侧,锈迹斑斑的墙壁留下了爆轰试验冲击波造成的弹痕,坑坑洼洼的痕迹里,彰显着科学家和万名建设者国防报国的家国情怀。

  在解说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目睹了基地全貌,原来基地有18个厂区、4个生活区,总面积57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1956年,中央政府决定,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二二一厂。1958年7月,中央批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又称国营二二一厂)选址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金银滩。1958年8月,代号‘221’的中国核武器研制工程正式启动,各路建设大军聚集在金银滩草原,以‘三顶帐篷’起家,在高原牧区盖厂房、修铁路、筑公路,1964年6月,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基本建成。”志愿讲解员葛慧欣说道。

  讲起“221”的历史,葛慧欣娓娓道来,作为闽江学院的一名学生,她被这里的人和事触动着。“做志愿者的这段时光,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到游客们专注倾听的神情,我深知自己传递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葛慧欣说。

  来当讲解员前,葛慧欣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翻阅了很多有关二二一厂的资料。她把牧民搬迁为祖国的故事记录下来。“这么美丽的草原,曾经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可是为了建厂,牧民举家搬迁让出了家园为国防。”葛慧欣还查阅了资料,她说,当时,金银滩1000多户6000余名牧民,赶着15万多头牲畜,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在茫茫雪海中离开他们世代生息的牧场。

  多么可爱的中国人民,多么团结的中国人民。80岁的南保是搬迁亲历者之一,当时只有14岁的他依然对那段搬迁历程历历在目。他时常对晚辈讲起这段故事。“收到搬迁命令后,灶台里的饭都来不及吃,门口的藏獒都没来及牵走,举家搬迁到祁连县野牛沟乡达玉村,路途遥远,很多牲畜死在了路上。”南保说,虽然艰苦,但是为了国家的事业,大家没有一丝抱怨。

  “迁三代”卓玛措已经大学毕业回到了家乡,从小就听祖辈们讲那段背井离乡的故事,还有那些隐姓埋名在金银滩草原筑梦的人们。如今,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一段历史继续讲下去,让一辈又一辈的人铭记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原文链接:http://www.qinghai.gov.cn/zwgk/system/2024/08/25/03005194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