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社会调查

发展现代农业 造福乡村百姓

发布时间:2024-08-18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网

  乡村蝶变惊喜连连,产业振兴势头强劲。走进晋中的山川田野,处处涌动着兴旺发展的生机活力,有力支撑起乡村振兴的产业脊梁。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晋中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着力优化“一区示范、两翼齐飞、三化并用”布局,擦亮晋中国家农高区金字招牌,做强农业特色专业镇和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市场营销品牌化,城郊辐射型、农旅融合型、企业带动型、劳务品牌型、生态康养型等特色优势产业势如破竹,迅速发展壮大。

  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农业快速崛起

  7月10日,记者在晋中国家农高区东辉先正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看到,“植物工厂”里,一棵棵蔬菜茁壮成长;共享农庄内,亲子互动有趣有益;“稻鱼共生”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什么时间浇水,一天浇几次水,这里的肥水系统都是按程序执行的。”示范园生产技术总工张强军介绍道,园区的智能温室采用先进的蔬菜种植模式和技术,重点对水肥管理及灌溉系统进行专业研究,结合现代化智能管理办法,针对性地选用优质叶菜品种进行开发培育,推动农业种植实现工业化生产。

  在晋中国家农高区,科技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灵魂。这里的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是北方地区最具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典范;这里的设施蔬菜基地引进中科院、东辉世佳、南京邦农和山西农大等创业团队,开展南果北种新技术和食用玫瑰、高端花卉、蓝莓等新品种试验示范;这里的拖拉机3D仿真模拟驾驶培训系统成功推广,北斗智能装备监控终端系统连接智慧农机“云平台”,精准对每一台农机的作业面积、作业质量进行远程监控……这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无处不在,产业在科技力量的助力下飞速发展。

  近年来,晋中国家农高区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探索缺水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山西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中东介绍,团队研发出的旱作玉米艺机一体化探墒播种抗旱保苗技术模式,可以精准破解轻度春旱下玉米缺苗断垄和中度春旱下无法正常播种出苗的难题,不仅能促使玉米根系下移,增强后期抗倒伏能力,更在稳产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得益于这项技术的应用,晋中国家农高区有机旱作实验基地寿阳县贾豹村玉米种植示范区,2023年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270公斤,创下了山西省玉米单产新纪录。

  张中东告诉记者,团队还通过研究土壤增碳机理、秸秆还田对土壤持蓄水能力的影响等,研发出玉米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此技术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之一,生产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机制创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迈进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机制创新。近年来,晋中着力培育农业社会化组织,推广寿阳“双层托管”模式,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和集体双增收。

  2016年,寿阳县南燕竹镇南燕竹村采取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参与的方式,整合本村及周边农机户成立寿阳县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双层托管”模式,集中连片发展现代农业,走上了规模化生产、机械化耕作、市场化经营的现代有机旱作农业之路。去年,该村又探索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山西农业大学+供销合作社、金融和保险介入的“5+2”“保底+分红”模式,将越来越多的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目前,合作社托管土地面积1.68万亩,涉及2个乡镇7个村,辐射带动农户1200多户,助力村集体增收170余万元。

  经营主体强则产业竞争力强。晋中深谙此道,围绕粮、畜、菜、果4大支柱产业和8大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一批产销一体化全产业链企业,发挥241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打造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主体矩阵,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壮大提升经营主体体量质量,带动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6月底完成150.9亿元,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持续发力、喜报连连。今年,山西平遥国青禽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该市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7家,全省排名第三;在已有榆社、和顺两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的基础上,榆次区东阳镇成功申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祁县(乳制品)农产品加工园区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全省13家农产品加工园区之一,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农旅融合,让绿水青山造福乡村百姓

  左权县麻田镇泽城村,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发生如此巨变,原因在于因地制宜,农旅融合。”泽城村党支部书记赵富生向记者介绍,泽城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积极发展写生、核桃、水电、光伏等产业,挂牌“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标准化打造运营,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1万元,辐射带动周边6个行政村300余农户致富。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荣获“2023乡村振兴示范案例”大奖,同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是山西唯一入选的优秀案例。

  在手机App上点咖啡、智能机器人做咖啡、“空中的士”空中投递……这是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最新潮的体验,充满活力的新产业让过去无人问津的小山村人气爆棚。

  泽城村的变化是晋中市以游兴村、以游兴乡、以游富民的一个缩影。该市把农旅融合发展作为产业振兴、村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先后建成介休市龙凤镇南庄村、榆次区乌金山镇后沟村、平遥县段村镇横坡村、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寿阳县宗艾镇下洲村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榆次区北田镇张胡村、太谷区阳邑乡阳邑村、祁县古县镇东城村等2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融”出乡村振兴好风景。

  在介休市龙凤镇南庄村,记者看到,两侧青砖屋,脚下石板路,一进村,古风古韵扑面而来。村民说:“现在古村保护与村民生活相得益彰,环境好、生活便利,这才是好日子哩!”

  南庄村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依托传统古村落,留住悠悠乡愁,对玄帝庙、龙王庙2座古庙和4处明清古宅进行保护性修缮,投资建设南庄至西宋壁村旅游步道,打造“绵山观光—古堡地道—南庄休闲”旅游品牌线路,目前已发展农家乐4处、采摘园6处、民宿客栈2处,建成南庄酒文化博物馆、“大拇指”游乐园、南庄滑雪场等休闲场所,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实现了从“单一模式”到“农旅融合”的精彩蝶变。

  太行山水焕新颜,汾河两岸产业兴。在晋中,乡村全面振兴的高歌嘹亮又激昂,这片古老而英雄的土地正在展现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美景象。(苗武军 杨星宇)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xi.gov.cn/ywdt/zwlb/gsdt/202408/t20240814_963273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