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社会聚焦

江津区着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农村人才队伍”

发布时间:2024-08-18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江津区大力实施“千名本土人才扎根行动”,努力破除本土人才瓶颈,着力打造一支发展农业产业、带领群众致富、解决群众困难的“不走的农村人才队伍”。

  就地取“才” 让本土人才“逐梦归巢”

  “生亮是我看着长大的,在他的号召下我加入了村‘恒和柑橘专业合作社’,现在单靠合作社分红每年就可以增收2万元。”白沙镇恒和村村民梁仁容口中的生亮不是别人,正是恒和村的本土人才黄生亮。

  大学毕业后的黄生亮,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而是返回家乡江津区白沙镇恒和村,承包土地种植水果。10年时间,他通过自学掌握了种植新技术,帮助乡亲们解决了技术难题,先后引进了恒和果业、江恒农业等多家企业,还利用自己的所长搭建数字农业服务平台,把家乡的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帮乡亲们解决增产增收的后顾之忧。

  如今,江津区越来越多的人像黄生亮一样,加入了本土人才的队伍。这些本土人才开得了新农机、用得了新农技、干得了新农活,怀揣着干事创业的梦想,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把现代理念、先进要素注入传统农业,用新知识、新技术深耕脚下的沃土,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增收,给一个又一个乡村带来改变。

  “我们农村地区群众思想不够解放,害怕失败,如果身边缺少看得见、学得来的成功榜样,就难以从‘等靠要’观念和‘不敢出手’的担忧中走出来。乡村本土人才本身就是农村地区群众身边的榜样,与当地有比较紧密的地缘和血缘关系,有与家乡群众比较亲近的天然优势,在家乡群众中有一定的带动力和号召力,容易得到家乡群众的欢迎和信任。”白沙镇恒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灿斌说,促进乡村振兴,不能一味“向外看”,也要善于“向内看”,在就地取“才”上做足文章,着力把更多懂技术、有情怀的“土专家”“田秀才”和懂网络、善经营的“农创客”“新农人”等挖掘出来,让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人才活水。

  精准用“才” 让本土人才“华丽转变”

  “梁书记,我们屋里水管漏水。”

  “梁书记,我们屋头水费啷个这么高呢?”

  “梁书记,又停水了吗?”

  曾是本土人才的梁其马,现已成长为柏林镇兴农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但这些年,他一直未停止和水打交道,带领村民完善自来水管网,降低水费,提高水质。如今,村民喝的自来水既甘甜又实惠!

  “以前我会点修水管的技术,但是一旦碰到稍难点的问题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区里面的水网管护培训,从此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梁其马如今他已是村里的义务“水管员”,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

  “2024年江津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550人,开设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班65个。其中,培训经营管理型人才和农村致富带头人400人、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150人。根据前期培训需求调查情况和目标任务,拟开设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1个,其中,经营管理型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8个、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班3个。”江津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田秀才”“土专家”自身优势,设立27所农民田间学校,定制个性化培训,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每月集中组织2批次本土人才开展实操训练,并给予本土人才3000元/人的培训补贴。

  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优秀本土人才参加市级培训,进一步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经验,增长才干。

  政策留“才” 让本土人才“创业兴乡”

  “本土人才‘回流’不仅仅是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还需要把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造福家乡,而做好本土人才服务是重要的后半篇文章。”江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出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配套政策》,明确补贴标准、落实参保政策、畅通上升发展渠道等,近三年,共回引各类人才2000余名,培育480余名本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吸引78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实现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让本土人才“流得回”,更“留得下”。

  江津区还探索了一系列的做法。如以镇为单位,对本土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出成功人士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本土人才库。镇和村组的干部通过电话联络、座谈联谊、登门拜访,进行“点对点”动员。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激励本土人才创业创新,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本土人才回乡创业、建功立业,不断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www.cq.gov.cn/ywdt/zwhd/qxdt/202408/t20240816_135096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