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江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发布时间:2024-08-17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江津城区,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1999年11月建成开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川渝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陈列馆占地350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馆区由生平事迹展馆、兵器广场、铜像广场、绿化园区等组成。陈列馆主馆采用碑馆合一的建筑构思,整体造型简洁明快、庄严雄伟。主馆正中高高耸立的碑体,酷似一枚待发升空的火箭,碑体顶端托起一颗卫星,象征着聂荣臻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科技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

  馆区绿化面积近40000平方米,终年树木苍翠,鲜花吐蕊,空气清新,近30亩湖面波光粼粼,环境幽雅,景色宜人,独具特色。镶嵌其中的“铁木园”“枫叶园”“樱花园”“松柏园”让游客在领略风光中感受聂荣臻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博大情怀。

  6000平方米的广场分为兵器广场和铜像广场。兵器广场展示着战斗机、导弹、大炮等多种重型兵器,铜像广场安放着中央军委赠送的聂帅铜像。铜像连基座高7米,寓意聂荣臻元帅70年革命生涯,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聂荣臻元帅”五个金色大字。广场两侧是两组大型汉白玉浮雕,分别反映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创建和“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拾级而上,进入3700平方米的聂荣臻元帅生平事迹展览厅。整个展厅气势恢宏、布展流畅,科技含量高、现代气息浓。3000多件珍贵文物、图片、文献资料为主线的展览,辅以雕塑、油画等艺术作品和互动演示屏、口述史微记录等多维展示,生动再现了聂荣臻光辉的一生。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主体建筑原名“石院子”,坐落在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故居占地面积563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7平方米。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为川东民居风貌,土木构造,青瓦屋面、宁静古朴。故居现有房屋17间,按原貌进行复原,其中6间恢复为生活场景、4间房屋作为陈列室。陈列展览内容分为“少年立志图报国”“耕读传家济世长”“最是亲情乡情间”三部分,主要展示聂荣臻青少年时期发奋读书、立志报国的事迹和晚年时期对故乡的牵挂。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重庆市江津区(原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镇人。192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等。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聂荣臻8岁入私塾接受启蒙,14岁进入新式学堂读书。1917年夏天,聂荣臻以优异成绩考入江津县立中学(今江津中学)。聂荣臻聪明好学,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和进步杂志《新青年》中吸取政治营养,渐渐地,聂荣臻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由一个求知少年逐渐转变为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热血青年。他的老师曾夸赞他“资赋不凡,终非池中之物”。

  聂荣臻在法国留学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开始转变,从渴望“实业救国”到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位职业革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救中国的革命道路。

  聂荣臻先后在法国、比利时和苏联学习,五年后回国,到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山舰事件”以后,聂荣臻离开黄埔军校。1926年7月任广东区委党委军委特派员。但聂荣臻仍利用各种机会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开展工作,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及时向共产党员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为北伐作准备。

  1927年7月中旬,聂荣臻被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先后组织参与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聂荣臻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省委常委,在总结广州起义的经验教训时,聂荣臻看到了军事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广州起义的一个重要缺点,指出:“以后每个党员都应该学习军事技术,并须注意培养一批军事技术人才。”这显示了他在军事方面的远见卓识。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领导下,聂荣臻与林彪率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军重兵的围追堵截。1935年9月,聂荣臻同林彪指挥红一军向腊子口发起攻击,率领红二师第四团攻占天险腊子口后,乘胜占领哈达铺,为红军打开了北上通道。在哈达铺,聂荣臻偶然从国民党《山西日报》上获悉陕北有一个根据地,并把这一天大的喜讯急告毛泽东。毛泽东决定挺进陕北。1935年10月,聂荣臻与林彪率部进入陕北吴起镇,至此,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的中央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聂荣臻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在忻口会战中,与林彪共同指挥了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坂垣师团一部一千余人,缴获步枪一千余支、机枪二十余挺,击毁汽车一百余辆、马车二百余辆,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赢得了国际舆论的称赞和好评。1939年11月,聂荣臻指挥所部取得了雁宿崖、黄土岭围歼战的胜利,在雁宿崖歼灭日军一千五百多人,并在黄土岭战役中与杨成武率部击毙被日军誉为“名将之花”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团长阿部规秀中将。

  1949年,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统一领导与指挥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军区部队并肩作战。聂荣臻分析局势,认为北平具备和平解放的条件,认为北平这座历史名城若能完好无损地接管过来,于国于民都有利。天津解放后,聂荣臻与林彪等一起同傅作义成功地进行了和平谈判,北平这座历史古城得以保全。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受命领导研制“两弹一星”的任务。他积极组建导弹研究院和核武器、飞机、舰船、电子设备、人造卫星以及其他兵器的研究机构、试验基地和国防科技高等院校。同时,他还采取“将全国的科技力量相对集中、形成拳头,进行突破”的战略措施,使科技战线取得一次次突破性成就。在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后,组织科技人员刻苦攻关,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有力打破了当时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为了减少“文化大革命”对国防尖端科研项目的冲击,1967年3月,聂荣臻建议将各国防科研院所,以及中国科学院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研究机构,由国防科委实行军事接管。

  这个重要建议得到毛主席的批准,正是这个决定,使我国的卫星研制工作在混乱的年代得以坚持下来。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粉碎“四人帮”后,在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聂荣臻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随后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此时,他虽年近80岁,但仍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认真执行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各项建设事业,心系国家安危,关心祖国统一,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和建议。

  聂荣臻元帅的一生是为党和国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一生,也是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一生。展馆里停放的红旗轿车,是1966年按国家规定给聂帅配备的。他曾告诫家人:汽车是国家配给的,只能用于公事,私事不要动用专车。他的夫人张瑞华在中央组织部门工作,单位离家较远,但无论刮风下雨,上下班总是和普通市民一样乘坐班车。当时北京的公共汽车相当拥挤,上下班时更是高峰期,有一次竟被乘客挤倒。秘书知道了,想给夫人一点方便,让司机接送。聂帅知道后坚决反对,并严格要求亲人不准搞特殊化。一位大革命时期就出生入死的杰出女性,为革命工作用一下汽车,这完全在情理允许的范围之内。可聂帅总是坚持公事公办,不搞特殊化,夫人张瑞华思想觉悟很高,不以元帅夫人自居,自觉遵守纪律从不动用聂帅专车。聂帅只有一个外孙女——聂菲,聂帅十分疼爱,可在用车方面,聂帅对小外孙女也从不迁就。即使在星期天,小外孙女想到颐和园去玩玩,聂帅也叫家人乘公共汽车去。他慈祥地对外孙女说:“这辆轿车是国家配给爷爷的,你小小年纪,对国家没有作出贡献,你不能乘坐这辆车。”由于聂帅严格要求,聂菲从小一年四季都是步行上学,从不用车接送。

  聂帅清廉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崇高品德,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8/t20240815_135031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