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巴南——丰盛

发布时间:2024-08-14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丰盛

  

  

  丰盛镇隶属于重庆市巴南区,地处巴南区东北部。区域总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19341人。2008年,丰盛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据《巴县志》记载,宋朝到明朝时期,丰盛原名“封门”,属巴县辖的治八坊二厢七十二里中的新封里,明朝中期正式建场镇。清乾隆年间,境域属仁里十甲。清末,巴县辖治七镇十四乡,封门改名为丰盛乡。

  此时的丰盛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贸发达。因其位于崇山峻岭中的大槽谷中,地势平坦,是富商豪绅安居乐业的理想之地,形成了拥有十多条街道的大场镇,曾被誉为“长江第一旱码头”。

  茂密的山林,云集的富商豪绅,自然也引来了众多“绿林好汉”,从而催生出丰盛古镇独具一格的碉楼建筑群。极盛时期全镇共有二三十座碉楼,现尚存15座,其中9座位于场镇上。这些碉楼大多建造于清代,条石为基,夯土版筑,最高可达六层;四面开有窗孔,用于瞭望和射击。遇到匪患时,碉楼内储藏粮食,屯兵坚守可达一两个月。

  旧时,碉楼在匪患较多的川东地区很常见,但丰盛碉楼却有一个特点与他处不同:碉楼楼顶附近的对角上,各有一个对称的木制“耳朵”,像阳台一样伸出墙体,由原木搭建,可容纳一二人,类似小阁楼,有门洞与碉楼内部相连。当地人称之为耳楼。

  “耳楼”这种奇特的设计在重庆其他地区碉楼上尚未发现,它具有什么功能呢?据推测,它的作用可能类似于岗楼,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敌情。

  碉楼墙体都是由泥土夯筑而成。在冷兵器时代,这当然能很好地发挥抵御功能。即便到了近代,普通枪弹也是很难穿透墙体的。在现今保存下来的碉楼墙体上,仍能清晰地看到密布的大小弹孔,可见当年于乱世中人们保护生命财产的决心和艰难。

  历经百年风雨,如今,丰盛的碉楼依然给人坚实安稳之感。场镇内的碉楼连成一线,直指远处大小山寨,仿佛一层层关卡,气势不减当年。

  丰盛古镇是古代重庆府巴县与涪州(今涪陵)间陆路交通要道,其独特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至今充盈于古街古巷之间。

  古镇建有四个场口,根据地名方向分别称为:木洞场口、洛碛场口、南川场口、涪陵场口。各地移民迁居古镇,场镇建设发展迅速,先后建有江西街、半边街、长宁街、公正街、书院街、垭口街、十字街、福寿街等。由万天宫、禹王宫、万寿宫组成中轴线,以此为依托,层层向外,构成了回字形的“转转场”整体格局。

  丰盛还是有名的长寿镇,100岁以上的老寿星常年保持有三四人,90岁左右的老人随处可见,他们当中不少还能锄地、经商;那些流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从他们的手里、嘴里、心里流出来,代代相传。其中著名的有姜家龙舞、接龙小观梆舞、跳石昆词等,它们与古镇的建筑、古镇的人一道组成丰盛特有的文化符号,生生不息。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8/t20240812_134894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