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九龙坡区——有情怀的艺术殿堂

发布时间:2024-08-10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简介

  九龙坡区,是重庆中心城区之一,地处重庆市西南部,也是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渝中半岛的重要组成部分。九龙坡区东与渝中区相邻,南与大渡口区接壤,西与璧山区、江津区相连,北与沙坪坝区毗邻,东、南隔长江与南岸区、巴南区相望。面积432平方千米,人口152.68万。

  九龙坡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等旅游资源,有华岩旅游区、海兰云天温泉度假区、重庆动物园、巴国城、白市驿森林公园、九凤山景区等;有中国曲艺之乡走马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楹联)之乡九龙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市级保护单位刘伯承六店子故居、华岩寺等;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巴人船棺遗址、冯玉祥旧居;有羊溪河恐龙化石采集点、玉龙公园百万年旧石器遗址、马王场石器遗址、陶家东汉画像砖遗址等;有走马民间故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市驿川剧、三耳火锅底料酿造技艺等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柑橘种植技艺、魏氏正骨术等6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名由来

  九龙坡区原名“九龙铺”,因境域内“九龙滩”而得名。

  明朝年间,“(九龙坡区)境内江中有滩,九石翘首若龙”,取名“九龙滩”,后建成码头,得名“九龙铺”。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座机降落在九龙铺机场,《新华日报》记者报道时误将“九龙铺”写为“九龙坡”,因而传名天下。1955年10月,正式定名为九龙坡区,并沿用至今。

  地名趣谈

  在重庆主城,除了渝中半岛,人们还常提到另外一个半岛——九龙半岛。与渝中半岛因两江交汇而形成的原因不同,九龙半岛完全由长江水在这里转弯冲刷而成。曾经的九龙坡区,是整个重庆主城的重工业主阵地,随着现代工业转型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变化,重工业已经不再适合存留在中心城区域了。离开了工业支撑的九龙坡区反复寻觅,找到了一条通往艺术的道路,老四川美院在这里浸润了一整条街区的艺术氛围;民间艺术九龙楹联从改革开放至今大放异彩;半退休状态的老成渝铁路披红挂绿,运营着一代人难以磨灭的情怀;大场口白市驿独占温泉优势,让生活变成了一种享受。

  

  黄桷坪

  艺术就是一条街区

  曾经的黄桷坪就是个大农村,一所美术院校,让这个地方慢慢焕发出艺术的气息。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人喜欢将它简称为“川美”,其前身为抗战期间李有行、沈福文等老一辈艺术家在成都创办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成都艺术专科学校。

  1950年由贺龙元帅任校长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的部分骨干南下,在重庆九龙坡黄桷坪组建成立西南人民艺术学院。1953年西南人民艺术学院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合并,1959年正式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成为当时全国五大美院之一。

  从成立到今,四川美术学院培养出了优秀艺术家如罗中立、高小华、张晓刚、徐仲偶等。其培养的艺术家在作品成交额上成绩斐然,据雅昌网公布的“中国美院财富权力榜”显示,川美青年艺术家作品年度拍卖成交额占40%,位居各大美院之首。

  自四川美院落户黄桷坪开始,每年7月,背着行囊的艺术集训考生形成了当地著名的风景。他们中有留着长发的少年,有奇装异服的行者,他们以一颗炙热的心怀揣着艺术梦想,并将梦想扎根在黄桷坪的土地上。

  2006年,随着大学城新校区的启用,川美的大部分师生迁往大学城虎溪校区。留下的老校区渐渐冷清了起来,而艺术对黄桷坪一地的浸润也在此刻悄然发生变化。

  从前美院的老校区有一个废弃的池塘,搬迁以前用来存放附近兵工厂生产的坦克,随着兵工厂的改制、搬迁,这里的仓库闲置下来。校区搬迁后,美院将它收了回来,通过艺术的魔力,改建成为了坦克仓库艺术中心。

  除此以外,黄桷坪街区中一幢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五层楼房也派上了用场。这里被称为501仓库,也曾是当年的战备物流仓库。如今的501仓库已经改造成为了501艺术库,是重庆的首个“画家村”。地下室被画家们改建成了艺术气息浓厚的酒吧,画家们在这里交流、商谈,形成了良好的业态环境与艺术氛围。

  从501艺术库到黄桷坪铁路医院,有一条涂鸦艺术街,街上所有的房屋外墙都被涂鸦成艺术画作。涂鸦街全长1.25千米,被涂鸦包裹的建筑物37栋,包裹的下地各类管线约9000米,设置雕塑小品18座,是今天黄桷坪最为亮眼的艺术地标。

  整个街区最有名的打卡地要数交通茶馆,这里散发着20世纪80年代的气息,老木梁房子、老木桌、老长凳、老吊扇、老茶缸……坐在这个茶馆里,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一个时间被凝固的年代。

  

  九龙镇

  艺术源自于生活

  九龙楹联,重庆市“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一直在九龙坡区九龙镇(今九龙街道)风行。自明清以来,以其传承时间久远,参与人数众多,生活气息浓厚,文字格调讲究,艺术载体丰富,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颇得同道好评。

  多年来,九龙镇有数万群众参与到九龙楹联的创作中来,创作的作品中仅春联就有8千余副。其中有260余幅作品被镂刻在木、石、竹、砖、不锈钢等材料上,为景点增色不少,例如,彩云湖公园的“先人后己,优乐攸关天下事,载月披星,慎助尽显古今情”;王秋阳先生的“物非庄取岂先手,义所当为不后人”;华岩攀岩公园的“奋勇凝神登顶易,握虚失足退身难”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明清时期,因这里有场镇2个,码头5个,书院、书屋3座,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商贾云集,汇集了很多民间故事和各地文化趣谈,民俗文化气息浓郁。然而民众的创作激情被彻底激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时代的发展为楹联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和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创作手法在传统中求新求变,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富于时代特征,令人耳目一新。

  1975年,当时的九龙镇杨坪村团支部宣教委员李新华为村里写春联,从那之后,有组织的挥春活动坚持至今。当地政府为鼓励群众参加迎春征联活动,又设立了园丁奖、佳作奖等奖项,参与楹联创作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数人增加到1千余人。

  自1982年以来,九龙镇每年开展迎春征联活动,并编印《九龙春联》,至2020年已编印38辑,一方面展示了广大创作者的智慧,一方面也传承着一方文脉。艺术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无论你是农民、工人、学生,还是知识分子、教师、干部,都可以参与到楹联创作中来。

  

  老成渝铁路

  艺术有时是情怀

  在离黄桷坪艺术街区不远的地方,至今仍能看到老成渝铁路的身影。这里名叫铁路四村,仍有老街坊居住。铁路四村的铁轨共有四道,其中有两道至今仍通行慢慢悠悠的绿皮火车。

  老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连接成都与重庆,共500余千米。这条铁路结束了成渝两地长期无火车通行的历史,实现了川渝两地人民的集体夙愿。

  修建老成渝铁路的急迫需要,在20世纪初便已经显现了。清末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奏请清朝政府修筑川汉铁路。1909年川汉铁路动工,断断续续修了两年便停工了。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续建成渝铁路,因抗战爆发和经费问题只修建了部分路基、隧道、桥梁。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名,向两地人民大肆搜刮财物,结果却只是在地图上画条虚线就敷衍了过去。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面临财政困难的局面,但党中央为了西南人民,决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修建成渝铁路。1950年6月,确定了“就地取材”的修建原则后正式兴工,仅花了两年多时间,于1952年7月完成了成渝铁路的修建,比预计工期提前3个月。

  虽然这条铁路单程运行时间最长要花到30个小时,中间包含60个站点,从效率上来说并不优秀,但这条铁路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是连接川西、川东的交通大动脉,是川渝人民期盼了半个世纪的礼物,更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序章。

  今天的成渝两地,往返的高铁、动车班次每天多达几十趟,运行时间最短的不到一小时,最长的也不超过2个半小时。但有一趟绿皮列车,仍然在老成渝铁路上悠悠运行着,往返于四川内江与重庆,运行时间接近8小时。

  掐好时间点,又运气好没遇上晚点的话,在铁路四村就能遇到这趟绿皮火车。不过这样的光景为时不多了,铁路四村作为当年的铁道家属区,已经鲜少街坊住在这里了,破旧的房屋早就进入了拆迁规划,马上面临消失的命运。

  时代不就是这样前进的吗?废弃的铁轨,荒废的农田,破败的村庄,都将随着它们的时代一同远去。留下人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与缅怀,化作遗憾,哀伤却美丽。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8/t20240807_134728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