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追踪报道

何以“七一”

发布时间:2024-07-03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省政府

  曾经,“一进吕王沟,步步踩石头,土地墙上挂,春种秋不收”的民谚道尽了这里的贫瘠。尽管这个地处营口最偏远乡镇的村落——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在农业学大寨时因创造“轿顶精神”而遐迩闻名,却因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制约渐渐沉寂,成为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如今,摘掉省级贫困村帽子,多种产业实现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万元,发展红色旅游年初至今引客2.5万人……七一村展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图景。

  光阴荏苒,时代变迁,当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个小村落,让人不禁思考,地处偏远、山多地少、常住人口仅为总人口4成的七一村因何逆袭?“答案就在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中……”七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万森讲述了这里的故事。

  不辱使命

  以伟大精神根治贫困顽疾

  七一村是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辽南山村。在解放战争中,吕庆余、王希珍烈士的鲜血浸润着这片质朴的土地;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用党的生日命名这里为“七一大队”,后改为“七一村”;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迎来了翻身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将乱石窝变为层层梯田,创造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轿顶精神”,成为了全省学习的典型……

  七一村的历史,也是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七一村地处营口东部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出入村子仅一条大路可走,交通不便;村行政面积10.1平方公里,却是“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且土壤贫瘠;户数308户,人口1160人,但常住人口仅480人,多为老弱妇孺留守村中。2015年末,全村共精准识别贫困户156户467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被纳入省级贫困村。

  要资源没资源,要人才没人才,七一村面临的困境,不仅是营口东部山区,也是全国很多偏远乡镇面临的难题。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场伟大战役的打响,让七一村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小山村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七一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2016年至2020年,共争取扶贫产业资金及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319万元,用来发展菌棒寄养、庭院养殖及建设塑料香菇周转筐厂等。2018年以来,一批批驻村工作队踏上这片土地,一任接着一任干,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弘扬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看着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决胜脱贫攻坚”专题内展示的一幕幕亲身经历的场景,七一村村民委员会委员王彩霞说,脱贫攻坚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待村民像自家亲戚一样,真心付出。营口市水利局帮村子修护坡,大石桥市水利局给村民打了16眼井,营口市住建局捐了垃圾桶、月季花……社会各界都来帮我们,七一村乡亲们怎能不感激、不奋发图强?2017年七一村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至2020年10月,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1.27万元,是辽宁省脱贫人均标准的2.88倍。

  实景课堂

  用红色基因凝聚振兴力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如何作答?从何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

  2018年,第一任七一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鹏初到此地,听闻了村里的历史既自豪又激动,他说,“我找到了做好七一村党建工作的抓手。”就在那一年,七一村村史展览馆正式落成,并在2021年新增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副产品展示等区域之后,正式更名为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先后被评为营口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窗口。

  红色文化蕴含了党员的初心本色,贮藏着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厚积淀。当忠诚干净、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等精神具象化为一个个乡亲先辈,当家乡熟悉的地标变成实景的“红色课堂”,党员教育变得润物无声。

  万耕岩是黄土岭镇负责危房改建的工作人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七一村农业学大寨典型“八大嫂”之一孙祥梅的儿子。1969年起,在吕王公社举行的28次治山治水大会战中,他的母亲和另外7位农家妇女未缺一次工,“八大嫂”成为当时各地学习的榜样。“为了大家的好日子我得好好干。”站在介绍“八大嫂”事迹的展板前,万耕岩深有感触地说,七一村挖掘红色文化很有现实意义,母亲的精神激励着他不怕困难,带着感情把工作做实、做细。

  旗帜飘扬,堡垒坚固。万森回忆起2022年疫情防控时期,七一村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先锋队坚守一线,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帮助农民解决农资、香菇销售等问题,所有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推进。他感慨道,凭全体党员这股精气神,不管什么困难在前,也有信心答好乡村振兴的答卷。

  曾经的七一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营口市委党校退休教授张铁民表示,建展馆并不单单是要记录村庄的历史,更要让它成为连通外界、自我推介的桥梁,在这方面七一村已先人一步。如今,七一村已完成了让红色文化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转变,在大石桥市委组织部指导下建设了大石桥市青年干部实训基地,携手营口美术家协会、辽宁致公画院、沈阳书画院等5家单位建立了七一红色写生基地。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至今已接待参观游客8.9万余人。临近“七一”,展览馆预约不断,平均日接待量约百人次,成为广大党员润心铸魂的重要载体。

  做强产业

  让基层末梢成为振兴前哨

  从2016年人均年收入3500元到2023年实现人均年收入2万元,七一村把党员群众聚在产业链上,发挥支部“领头雁”作用,将基层末梢打造为振兴前哨。

  挖掘红色资源是赓续红色血脉的主动选择,也是赋能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近年来,七一村把红色资源全方位融入乡村发展建设规划、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第二批驻村工作队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以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为基础,串珠成链,打造愚公桥、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牺牲地、“八大嫂”梯田、老轿顶青年点等地标,盘活用好“红色家底”。以辽南第二高峰老轿顶为依托,七一村深挖细酌,投资木兰客栈、黑猪养殖项目,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户分红;设立集体所有制企业“大石桥市老轿顶文化服务中心”,为前来学习游览的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带动村内第三产业发展与土特产销售,实现“红色文旅”与“绿色农旅”的双向奔赴。2022年,大石桥市委组织部帮助七一村完善基础设施、设计课程内容,建设运营了营口市首家青年干部实训基地,开展参观教育、集中授课、劳动实践、拓展训练等活动,创造性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实训期间,40余户村民敞开家门,学员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喂养黑猪、果园除草、帮助孤寡老人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深入了解村民所盼,部分学员还与村民结成了“对子”,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为民情怀。

  党员带起来,农民富起来。2009年,时任七一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冯维刚最先建起香菇大棚,带动村民踏上致富路。2011年5月,冯维刚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成立大石桥市轿顶香菇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统一选种、统一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让农民增收无忧。合作社产区覆盖七一村及周边马家村、和平村等,带动500余人就业。2018年,驻村工作队的到来让食用菌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通过争取省委组织部扶持村集体经济的资金,七一村开展塑料香菇周转筐生产,延长了产业链。15年来,镇村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干部一任接一任紧盯“一张产业蓝图”做文章。融资贷款、生产要素、种植技术等不断向七一村聚集。如今,七一村年产香菇总量150余万公斤,年纯收益200余万元。

  作为黄土岭镇香菇产业的“排头兵”,2023年以来,七一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与其他13个党支部加入黄土岭镇成立的食用菌共富产业联合党委,建立起党组织互帮互助、发展共赢的长效机制。同时,七一村根据网格分布与网格内主导产业情况,划分3个党群共富责任区,16名党员致富骨干扛起责任,以提供技术指导、畅通产销渠道等帮带方式,带动群众106人,其中近半数为脱贫户,带动村民增收近700万元。

  目前,在镇党委的带领下,七一村确立了以“红色文化旅游+三大产业(食用菌、柞蚕、林下经济)”为重点的整体发展路线,第三批驻村工作队成员各显神通,通过统筹资源配置、规范产业经营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我们最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有点吃力。如今村干部帮着大家一起谋出路,越做越好,感觉生活更有希望了。”七一村村民王秀玲说。

  集体有收入,村里有产业,组织有力量。2023年,七一村集体收入达20余万元,拉动村民户均增收3600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带动村民增收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善治为民

  从单向管理转向共建共享

  “我们七一村好吧?”在七一村红色文化长廊下纳凉的万家波热情地打着招呼。“村里建得好,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万家波和姐妹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好”字道出了满满的幸福感。近年来,七一村发挥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作用,健全和创新基层自治机制,不断激活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万森说,当年村民参观完村史馆后,纷纷表达了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光荣感,但村民的凝聚力又不仅仅来自于对历史的认同、对富足生活的满意,还源于作为乡村主人翁的“被尊重感”。

  一张有着全体村民签字和红指印的村规民约,是村级协商民主向纵深发展的“七一答卷”。多年前,七一村待客成风,村民们每年花掉大量积蓄“随份子”,虽然都讨厌“逮着不大点儿事儿”就大操大办,但碍于面子只能随大流。2018年,村“两委”成员商讨后一致认为应该对此有所行动,于是,经过充分讨论与意见征求,村里制定了《关于禁止操办待客收礼随礼的规定》。从村规民约的制定、出台到执行,七一村村民全程参与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反映了村民意志,七一村也成为大石桥市最先实行禁止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村子。紧贴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近年来,七一村修葺护坡、道路建设等事宜均通过协商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实现了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群众齐心干”。“让村民参与到村里的事务中,让他们有获得感,大家信任咱、支持咱,我们工作就成功。”万森说。

  村里大事可以在村民民主会议上谈想法,生活小事可以在网格员那里求解决。在七一村,党小组融入网格管理,各网格推选党员中心户,确保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乡村动态覆盖、有效覆盖,让村民切身感受到“党始终在人民身边”。今年56岁的王守军干网格员工作有七八年了,他所负责的网格内,30户居民处成了一个大家庭,有事儿给他挂电话成为了村民的习惯。行动不便的村民有办事需求,他提供代办服务;惠农政策不明了,他负责答疑解惑;邻里之间小矛盾,他先行调处……“大家信任我,让我做他们的‘服务员’,我也挺有成就感的。”王守军说。每年七一村开展为民代办事项200余项,近年来无一人上访,2023年被辽宁省司法厅授予辽宁省普法示范点。

  为引领文明新风,去年11月,一家特殊的超市在七一村开业了。大石桥市委组织部投资建设的“营积分”超市里,生活用品多种多样,但需要靠积分来换。村民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参加村内活动等,都会为自己攒下更多积分。七一村围绕思想文化建设、文明乡村建设、村民自立自强等方面细化出39条积分标准,将村民日常行为纳入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积分评定过程公正透明。精神和物质双激励,积分超市“积”出了基层自治的新活力,“兑”出了乡风文明的新气象。

  过去有红色故事,当代有蓬勃新貌。正如七一村的名字,每一次的辉煌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七一村的实践,也显示了强化党建引领、挖掘红色资源对乡村振兴具有思想教育、经济助推、基层治理等多重价值。

  从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轿顶精神,再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干担当精神,三代人在这片热土上接续奋斗,于困境中求发展,在奋进中谋振兴。“七一”何以逆袭?“无论哪个时代,我们党员干部图的都是一件事儿,就是让群众过得更好。”万森说。


原文链接:https://www.ln.gov.cn/web/ywdt/qsgd/ass_2_1/2024070209302875692/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