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开州区——文教昌盛的富饶之地

发布时间:2024-07-02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简介

  开州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三峡城市核心区、万开云板块一体化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渝东北三峡库区与秦巴山脉交会地带,东与云阳县和巫溪县接壤,南与万州区相邻,西与四川省开江县、宣汉县相连,北与城口县相接,面积3963平方千米,人口120.33万。

  开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孕育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明开放、开拓开创的人文精神,开州素有“金开县”“举子之乡”“帅乡”之美誉。这方水土曾养育出清同治年间两江总督李宗羲、“公车上书”开县六举子、14名红岩英烈,特别是走出了共和国一代“军神”刘伯承元帅。开州地方特色民间艺术车车灯、巫舞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辖区内长沙镇享有“橘乡”之美誉,是全国25个柑橘重点生产基地之一,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柑橘生产样板镇”。

  

  

  地名由来

  开州区,古称“汉丰”,后因南河古称开江,州、县俱由此得名。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蜀先主从朐忍西部析置新县,取“汉土丰盛”之意,命名“汉丰”。此为开州建置之始。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升“盛山县”为“开州”。后改为盛山郡,又复为开州。宋及元皆因之。“开州”之名沿用至明初。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改州为县,“开县”由此得名。2016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重庆市开县,设立重庆市开州区。

  地名趣谈

  开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却与东部山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农耕发达,文教兴盛。从文化和地理上来讲,它与四川的达州、重庆的万州相承一脉,自唐代起便兴起文教之风,在明清时达到鼎盛。出了数十位举人和进士,是著名的“举子之乡”,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官拜翰林的两江总督李宗羲;开州还是名帅刘伯承的故乡。

  

  盛山积翠

  韦相开启的重文之风

  盛山位于开州城区汉丰街道北部,因其主峰凤凰峰形似“盛”字而得名。

  开州自古以来都属巴蜀富饶之地,境内有平地、丘陵、山地,有发达的内河水系,无论是农耕还是手工业生产都发展良好。富饶的土地让开州人历来生活无忧,有了追求精神文明的物质条件。

  唐宪宗元和年间,一代名相韦处厚被贬任开州刺史。他到任后闲时游历盛山,写就《盛山十二景》诗篇集,自此为开州开启了文教之风。

  韦处厚的《盛山十二景》一经写就,便传至长安,引发长安文坛轰动。以著名诗人张继、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京都文人纷纷和诗。“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为其作序,称“于是盛山十二景诗与其和者大行于时”。

  这股从长安吹来的文风,让盛山一时成为了文人墨客争相到访之地,盛山上也开设起了书院、文宫。此后各代皆有咏诵盛山美景、抒发文人胸怀的诗篇诞生,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清代胡邦盛的《汉丰八景》,“盛山积翠”即为汉丰八景中的一景。

  盛山可以说是开州地区的文化摇篮。清代嘉庆年间徐以道将原“芙蓉书院”移建于盛山之麓,改名盛山书院。就是这座盛山书院,孕育了著名的举子之乡。仅清朝一代,开州出了5名进士、20名举人。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行动,开州共有六位举子参与其中,为开州赢得了“举子之乡”的别称。

  开州进士李宗羲,官运亨通,一路扶摇直上,从两淮盐运使、山西巡抚官至两江总督。曾力劝慈禧太后以国运为重,不要重建圆明园。公元1874年,李宗羲个人捐助白银千两,于开州城西建起一座学院——培俊堂,也就是今天开州中学的前身。开州名帅刘伯承,与谢南城、邹靛澄并称为当时开县中学的“三才子”。

  

  汉丰湖畔

  一座古塔的“风水局”?

  开州地处四川盆地与东部丘陵接壤之处,境内水系发达,南河与东河在城中相汇,形成天然湖泊——汉丰湖。后因三峡工程蓄水,致使水位抬高,汉丰湖面积更胜杭州西湖。

  在汉丰湖南岸有一座高高耸起的白塔,是重建后的文峰塔。在塔的旁边,便是清代古文峰塔遗址,古文峰塔原为一塔一庙组成。

  据咸丰本《开县志》的记载,清代以前,开州城东南一直建有白塔,至清代中叶因年久失修而倾覆。当地民众认为“白塔为一邑风水兴废之所系”,为了重建开州风水格局,振兴开州文风士气,清嘉庆年间,知县符永培聘请松江术士瞿霞飞择选新址,修建文峰塔。

  清代的文峰塔便选址在了汉丰湖南岸的山上,建塔的同时,还建了一座供人们祈祷的庙宇。说来也奇,自塔、庙宇建成之后,开州便在科举考试中人才辈出,产生了5位进士和20位举人。

  一个传言在民间悄然兴起,说这就是文峰塔布下的“风水局”。而这个关于“风水局”的传言,很快为清代文峰塔引来了灭顶之灾。在20世纪的“破四害”运动中,文峰塔与庙宇悉数被人为毁坏,只留下今天还可见到的断垣残壁。

  而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开州清代文人辈出一事其实与文峰塔并无关联。

  唐代之前,开州并未形成文教风气。唐代之后,开州文风渐起,但相比北方与江南各地仍显落后,学子即使参加科举也无法脱颖而出。五代十国时期全国割裂,科举一度中断。到了宋朝,科举制度经历断断续续、三年一试等改革后,渐渐沦为了权贵的交易与结党工具。元代科举制度仅存其形,几近没落。

  明清时代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然明末张献忠入川,导致巴蜀地区因战乱人口锐减。这种情形直到湖广移民入川的迁徙完成才得以改善。新移民开垦荒地,复苏当地经济,在开州重新修建学堂、书院。书院还联络乡绅购买土地,所收租金供学子们进省、进京应试之用。

  明清时代科举制度的第一场考试为乡试。开州学子若想参加乡试,只能前往省城应试。省城地处川西,路途遥远,开州去省城最为通达的是水路。而开州境内水系众多,一直深受水患之害,出行颇为不便。这种情况直到晚清时才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开州举子在晚清时期才登上历史舞台,是有着客观历史原因与地理原因的。所谓文峰塔的“风水局”,不过是时间上的巧合罢了。

  事实上,文峰塔真正的修建目的,在于水文作用。古时受水患所害之地,都有“建宝塔镇河妖”的习俗。在河岸边修建高塔,一来可以观测水位与水流,二来有镇水的寓意,是古代人改造大自然的美好寄愿。

  今天的文峰古塔遗址中,还能清晰地看到庙宇门上的门联,下联写道:“泄风防波靡,双江澎湃,飞来柱石挽狂澜。”可见清代修建文峰塔确为水文所需。

  从兴建到拆毁再到重修,古今文峰塔见证了开州人生生不息的历史,也寄托了开州文教昌盛的宏愿。

  

  举子园中

  科举文化造文人气节

  开州举子园,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科举文化为核心主题,以开州汉丰湖湖光山色为风景的大型园林景区。而开州能有这样的底气和自信打造科举主题公园,与开州号称“举子之乡”息息相关。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崛起并入侵中国。清政府固步自封,仍做着大清帝国的千秋大梦,实则国库空虚,百姓民不聊生。邻国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开始对中国和朝鲜发起侵略战争。

  清光绪二十年,著名的甲午战争爆发,行将就木的清政府仓促应战,最后以北洋水师覆亡、清政府全面败北而告终。战后,清政府迫于日本的军事压力,不得已只能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康有为得知消息后,与梁启超等人集结1300名举人联名上书,引发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事件。彼时,康有为作为乙未科进士在北平考完会试,正等待发榜。《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来,应试的举人才子群情激愤。

  康有为振臂一挥,众人即刻追随。康有为写下18000字的“上今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反对签署《马关条约》。18省举人共计1300人响应并联名上书。其中就包含了开州举人6名,是联署人数最多的一个地区。开州一炮而红,成为当之无愧的“举子之乡”。

  开州将这个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刻画进了自己的骨髓中。中国文人的担当与气节在这个故事里体现无遗,千年儒家授学,传的就是忠、孝、仁、义、礼、信等信念。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一朝考取功名,踏上仕途,光宗耀祖事小,为国为民事大。一生所学,为的就是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于水火。

  这是中国文人该有的担当与气节,也是开州举子园创办的契机,更是千年开州传承的文化命脉。

  

  南门红糖

  古法熬制传承至今

  要问开州为何能文教昌盛,就要谈到开州当地的风土人情。相比重庆的山区,开州人民自古就活得轻松一些。这里土地肥沃,农耕兴桑麻盛;这里气候宜人,环绕的大山让开州一地风调雨顺。

  物产富饶之地的人们一旦衣食无忧后,自然就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文教自此兴矣。

  开州当地人常常玩一个谐音的“梗”——在开州,我们有举子园,还有橘子园。

  的确,在开州有着上万亩的三峡春橙种植基地,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春锦橙、春脐橙、春血橙提供了酸甜可口的优质口感,三峡春橙成为开州重要的产业。

  而在开州的南门镇,南门红糖不仅是一项产业,还成为了非遗文化传承。

  南门镇位于开州区的南部,自古以来便是甘蔗的种植产地,只不过这里种的甘蔗不同于一般的果蔗,是一种专为榨取糖分而种植的品种。种植它们是因为就在南门镇,至今仍保存着采用古法熬制红糖的习俗。

  每一年甘蔗成熟,当地农户采用手工收割,用甘蔗叶将甘蔗数十根捆为一捆,运送到不远处的红糖作坊里。刚采摘的甘蔗不能清洗,便要连皮带叶送入榨汁工具,榨出汁水,因清洗过的蔗糖水会因为混入淡水而产生口感的变化。

  清洗的步骤与过滤同时进行。榨出的蔗糖水流入一口巨大的锅里,静置20分钟沉淀。沉淀后捞去浮沫,捞去余渣的糖水盛入另一口大锅,然后再次重复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后,糖水最终一定要变得清澈透亮,不能有任何一点杂质。

  之后便开始熬煮,五口大锅并排放置,底下架起熊熊柴火,日夜不停地燃烧着。随着水分的蒸发,糖水会慢慢变少。变少以后就转入比之前小一号的锅继续熬煮,直熬到糖水变得浓稠,颜色红中带棕。这个过程中,火候的掌握是高超的技艺,火大糖水会煳掉,制成的红糖口感会带有苦味;火小糖水无法产生结晶转换,制糖会失败。

  熬煮成形的糖粥离开明火后至冷却前仍需要不停翻搅,这是个体力活。力度的均匀与翻搅的方法至关重要,这决定着红糖成形后是否会板结。待所有的程序结束,红糖倒入糖模,放置凝固,一块南门红糖才算大功告成。

  从清代的红糖作坊,到新中国的国营红糖厂,再到今天的合作社糖坊,前后五代传人通过师徒相授的方式,将南门红糖的制作技艺传承至今。

  今天的南门红糖,因现代人对健康保健的逐步重视,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曾经面临断代灭绝的古法红糖技艺,也终于能够换取到它相应的价值。开州再一次向世界证明,这块富饶的三峡库区土地,总是能找到滋养一方百姓的能力。有这样的物质基础,文教何愁不昌盛!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7/t20240702_133389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