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北碚区——一个人和一座城

发布时间:2024-06-15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简介

  北碚区是重庆主城中心城区之一,是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板块,也是全市唯一的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北碚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重庆主城西北方向,地处缙云山麓、嘉陵江畔。东与渝北区接壤,南与沙坪坝区毗邻,西与璧山区相连,北与合川区接界,面积755平方千米,人口83.49万。

  北碚区人文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20世纪20年代,卢作孚、晏阳初等在北碚掀起乡村建设运动。抗战时期,老舍、梁实秋等三千名流会聚于此。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曾是中央西南局的夏季办公地点。这里有重庆自然博物馆、卢作孚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梁实秋旧居、晏阳初旧居、张自忠烈士陵园、复旦大学旧址、西部科学院旧址等自然人文景观和抗战遗址104处。北碚还有缙云山、北温泉、金刀峡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是巴山夜雨地和温泉故里。

  

  地名由来

  北碚,前身为白碚镇。清初在此地嘉陵江畔设有场集。该场集得名有两说,一说因江中有巨石好似巨鳖出水,故称“鳖背”,而后雅化为“白碚”;一说因江心有巨石称“碚石”,为白色,故得名“白碚”。无论古今汉语,“碚”只用于地名用语,如北宋欧阳修《虾蟆碚》自注:“今土人写作‘背’字,音‘配’。”

  清康熙年间设白碚镇,此为建置之始。清乾隆年间因白碚镇地处巴县县境之北,改名北碚镇,至此“北碚”得名。1955年,改名为重庆市北碚区,地名至今不变。

  地名趣谈

  北碚,清末是缙云山下的一个小镇,人口不足两万,区内有一些简单的作坊式的小煤窑,经济不算发达。一百年前合川人卢作孚在北碚尝试新城镇建设,北碚作为一个城市初具规模。抗日战争爆发后,三千名流汇集北碚,北碚的城市发展由此更上层楼。

  北碚缙云山似乎是一座灵山,山下温泉寺见证了蒙古元帅蒙哥之死,而缙云寺是中国唯一的迦什道场。

  “蜀山九十九,萃此九峰青。霞罥悬丹嶂,云开列翠屏。光华歌复旦,肤寸遍沧溟。更孕巴渝脉,人文毓秀灵。”这是王尔鉴对缙岭云霞的评价,其实也是对北碚最中肯的评价。

  

  卢作孚与北碚

  北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人——卢作孚。卢作孚是重庆市合川人,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

  北碚始得名于清初,是一个规模不大的镇。处于缙云山与鸡公山之间,只有崎岖山路与歇马乡和璧山县的澄江镇相通,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嘉陵江,算不上富庶之地,当时整个北碚场镇人口不足两万。

  20世纪初,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交界的嘉陵江小三峡地区,山高林密,匪患猖獗,各地纷纷举办团练自卫。1916年,川东道尹王陵基在此设特组峡防局。1927年,时任峡防团务局局长的卢作孚勾画了北碚城镇建设,后经国民政府批准,设置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从此北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卢作孚曾有一张考察青岛时留下来的老照片,拍摄于第一公园。在日记中,卢作孚回忆了这次在青岛的考察,他直言青岛建设对他的触动:“德国人为经营青岛的森林,曾搜求世界的树种而一一试验……一切建筑,依山起伏,房屋都配置得益,青山碧水,相衬之美,在数十里外,便可望见。来时令人向往,去时令人留恋。”

  把北碚建设成一个花园式城市,是卢作孚的理想。从1927年到1935年,北碚累计植树量即达7万余株,还修建了北温泉公园、运动场、博物馆、动物园等。此外还兴办北川铁路公司、天府煤矿公司、三峡染织厂、农村银行等,一时间北碚热闹了起来。接着卢作孚又创办中国西部科学院(现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兼善中学、峡区地方医院(今天的第九人民医院)、图书馆、报社……短短几年时间,偏远的北碚乡村,已然具有现代化城镇的雏形。

  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成了陪都,大量的人口迁入重庆。北碚进驻了大量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北碚曾被称作“东方的诺亚方舟”,宝贵的人才、文物史料和重要物资都在这座小城中尽可能地得到了保护和存续。在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先后涌进了几十个单位、3000多位各界名流。

  郭沫若、老舍、林语堂、梁实秋等在北碚创作出《屈原》《四世同堂》《雅舍小品》等传世名作,田汉、曹禺、夏衍、洪深、阳翰笙等在北碚创作排演出《全民总动员》《塞上风云》等优秀剧目,梁漱溟、晏阳初在北碚继续实验乡村建设,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

  1942年,实验区改为北碚管理局,这使北碚成为了真正的县级行政区。1951年,川东行署区驻地迁到了北碚,北碚升级成了一个“省会”。

  今天北碚街头,梁实秋的雅舍、老舍的旧居、吴宓旧居、傅抱石旧居等就隐藏在北碚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从未褪色。他们为何而来?老舍在《北碚琐忆》中给了答案:“这是个理想的住家的地方,具体而微的,凡是大都市应有的东西它也都有,它的安静与清洁,又远非重庆可比。”

  金刚碑

  金刚碑坐落于北碚缙云山下嘉陵江畔,这里山峦拱翠,古树参天,水流潺潺,别有一番自然之趣。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到缙云山建寺之时,有金刚力士前来相助,却不小心遗漏了块巨石在此,当地人俗称为“立石子”。那巨石有七米多高、二米多厚,状似一碑,直入嘉陵江。唐人曾题刻“金刚”二字,故而当地人称此地为“金刚碑”。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小煤窑遍布缙云山南坡,煤炭必经过金刚碑嘉陵江出口运销外地,于是金刚碑形成运煤、销煤的水陆码头。

  因水陆码头运输业的兴起,金刚碑其他行业也得到大力发展。到清同治年间,成立了以煤、盐、船、驮、牛、马为首的行业帮会多种商号。客栈、茶楼、酒肆鳞次栉比,茶楼里有川剧、评书等演出。每个节气镇上居民都会举行各类民间活动,如划龙舟、放花灯、耍板凳龙等。民国时期,该镇已经形成了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郑家院子等几个较大的民居建筑群。沿街河两岸有商店、货栈千余家,繁盛一时。

  金刚碑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抗战期间吸引了大批科学、文化、教育、经济名流总共3000余人来此居住生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章伯钧来到金刚碑建立利民制革厂,及时补充了抗战时期的军需用品的短缺。梁漱溟在卢作孚和卢子英两兄弟的支持下,创办了勉仁中学。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翁文灏与裴文中在金刚碑工作了无数个日夜,最终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存在的证据。正中书局著名的散文学家缪崇群在金刚碑写了三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散文集《夏虫集》《石屏随笔》和《人间百相》,最后积劳成疾,38岁时病逝,葬于金刚碑。老舍写出巨著《四世同堂》,梁实秋完成《雅舍小品》,顾颉刚在金刚碑出版了《中国史纲》,曹禺在重庆北碚期间创作并演出了大量话剧。

  书法家谢无量,大学者孙伏园、陈子展、吴宓等也在这里展开创作与研究。众多文化名人炒热了金刚碑。中国石油大王孙越崎,还在金刚碑创建了“中福公司”。民国时期的金刚碑,酒幡招展,人气兴旺,人文荟萃。曾有人笑称:“莫看那时大家都穿着粗布衣,你在金刚碑茶馆头随便一坐,碰到的个个都是大腕。”

  经历了民国时期的繁盛后,金刚碑逐渐沉寂了。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和煤窑的关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慢慢搬出溪谷。今天重新修缮的金刚碑仍然保留了原本的建筑群体与风貌,是典型的川东传统建筑,房屋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古镇与森林天然融合。在古镇外,就能看到嘉陵江,对岸温塘峡壁挂着“张飞古道”,参天高树,碧江绿水,风景独特。

  温泉寺

  北碚温泉寺一度大名鼎鼎,很多名人在此驻足,留下许多诗文和故事。温泉寺创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一度庙宇辉煌,香火兴旺。温泉寺得名大约和附近有温汤(泉)有关。宋王象之《舆地纪胜·重庆府景物下》云:“唐乾符中置温泉寺。”可见温泉寺在唐代已得此名。北宋景德四年(1007),温泉寺被朝廷封赐为崇胜禅院。

  唐宋之际,文人墨客都喜欢游览温泉寺,留下不少诗篇,温泉寺“题咏甚众,诗碑林立”。北宋景德与大中祥符之间,推官彭应求去合州上任途中,夜宿温泉寺,题五律《宿温泉佛寺》诗于寺壁:

  公程无暇日,暂得宿清幽。

  始觉空门客,不生浮世愁。

  温泉喧古洞,晚磬度危楼。

  彻晓都忘寐,心疑在沃州。

  嘉祐元年(1056),理学家周敦颐签巴川郡判官厅公事,舣舟温汤峡,读到此诗,心有感触,作序刻石立于温泉寺中,成为温泉寺历史上的一段诗韵佳话。《重庆府志》称:“温泉崇胜寺在峡西南,题咏石刻林立。”至今还存有明代诗碑十数方,诗数十余首。

  南宋开庆元年(1259),一个人的死亡让温泉寺留名史册。明万历《合州志》载:“元宪宗为炮风所震,因成疾,班师至愁军山,病甚……次过金剑山温汤峡而崩。”

  元宪宗即蒙哥,1258年率蒙军攻打合川钓鱼城,不幸中流矢重伤,最后在温泉寺去世,温泉寺见证了一段重要的历史。

  明、清两代可算是温泉寺的黄金时代。温泉寺重新修葺,建有泡温泉的池子,池子上面建有亭子,无论天晴落雨,人们都可以下池子泡温泉,此外还利用地形打造出各种景观。温泉寺产业大,僧人多,富甲一方,人称“温三千,禅八百,杉木园的和尚惹不得”。

  1927年,在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倡导下,巴蜀各界名流募捐万余大洋,将温泉寺建成嘉陵江温泉公园,1948年改为重庆市北温泉公园,成了市民休息玩耍的好地方。而温泉寺的影响已不如前,成了北温泉公园内的一处景点。

  缙云山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早晚霞云,气象万千。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将“缙岭云霞”定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

  缙云山古名“巴山”,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后因李商隐写过一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从此“巴山夜雨”天下闻名,而诗中的巴山指的就是北碚缙云山。

  关于缙云山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期这里居住着两个勤劳善良的氏族,一个是巴族,一个是賨(cóng)族。他们和睦相处,靠打猎和捕鱼为生。这里的山中终年流淌着一股温泉水,传说巴山上的人喝了这水,岁数都活得很长;洗了这水,从不生疮害病。

  后来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他的一个大臣被封为缙云氏。缙云氏生了一个名荼的儿子,这个儿子性情暴躁,常在外为非作歹。老百姓控告到轩辕黄帝那儿,黄帝大怒,准备处罚荼。而另外一个大臣高辛氏有八个同样不争气的儿子。缙云氏和高辛氏一商量,盘算出了一个帮助儿子解困的办法:让这九个不成器的儿子带兵去攻打巴族和图片賨(cóng)族,抢夺仙水,将功赎罪。黄帝于是任命缙云氏之子荼为帅,高辛氏八子当先锋,率领上万兵士溯江而上,攻打巴族和图片族。巴族、图片賨(cóng)族英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九位年轻的勇士。九位勇士继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拒不投降,还让进攻者死伤无数。荼帅大怒,就放了一把大火,将巴山的树木烧光了,岩石熔化了,动物烧死了,连巴山上空的云朵也被烤成绯红绯红的。待满山大火熄灭,九位勇士化成九座雄伟高大的山峰,挡住了进攻者的去路,它就是缙云九峰。从那时起,巴山上空的云彩,一早一晚,总是绯红绯红的,于是人们便把巴山称为缙云山了。

  这样一座有灵气的山怎么少得了庙?缙云山上的缙云寺来头不小。该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即公元423年,受到历代帝王封赐。缙云山供奉的不是释迦牟尼佛,而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之师——迦叶古佛。迦叶佛,意译为隐光佛,即过去七佛的第六位,现在贤劫千佛中的第三尊佛,降生于释迦牟尼佛之前。“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即迦叶佛所说之戒经。缙云寺也是国内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

  缙云寺寺中自古有学习场所,名为“缙云书院”。1930年秋,太虚大师(1889—1947)“游化入川”,创办汉藏教理院,汉藏教理院号称世界佛学院四大分院之一。赵朴初先生就毕业于汉藏教理院。

  缙云山上缙云寺与温泉寺、绍隆寺、白云寺、大隐寺、石华寺、转龙寺、复兴寺等并称“缙云山八大寺庙”,成为市民祈福、游玩的好地方。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6/t20240611_132812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