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老地名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巴盐古道上的土家风物

发布时间:2024-05-16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简介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简称石柱县,位于重庆东部、长江上游南岸、三峡库区腹心。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连彭水县,西南临丰都县,西北接忠县,北与万州区接壤。面积3014平方千米。人口38.90万。石柱有土家族、汉族、苗族、独龙族等29个民族,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9.3%。

  石柱是“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国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是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啰儿调”的发源地,还是历史上唯一单独列传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乡。境内有秦良玉陵园、万寿寨、西沱古镇云梯街、古刹银杏堂、黄水大风堡森林公园、鱼池千野草场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地名由来

  石柱,古称“石砫”。《明史·四川土司二》《大清一统志》均记载:“石砫,以石潼关、砫蒲关而名。”指以两关之名示其所辖区域,因而名石砫。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马定虎奉诏入川,征服当地土著,受封石砫安抚使,在南宾县水车坝设军事机构石砫安抚司,“石砫”之名始见于史。“石砫”之名沿用800多年,至1959年更名为石柱县。1983年,因当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成立自治县,其中尤以土家族人口为主,故更名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名至今不变。

  地名趣谈

  石柱有四高一铁一港口,是重庆东部的枢纽。石柱是中国唯一的单一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人口占72%。土家,在当地汉语中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称苗族为“白卡”,即“邻居的人”之意;称汉族为“帕卡”,即“外来的人”之意。

  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大多数人认为是以古代巴人的两支——廪君蛮和板楯蛮为主源,融合当地原住民和进入该地区的汉人、濮人、楚人、乌蛮等族群共同构成。大约自唐末五代以后,土家族这一稳定的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土家”作为族称出现较晚,民国时期的《咸丰县志》将土司后裔的“支庶之家”称为“土家”,而将当地汉族移民称为“客家”。1957年1月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以白虎为祖神,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着一只木雕的白虎。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用“舍巴歌”记述土家族的创世史。土家人喜欢歌舞,性格乐观坚忍。诗人刘禹锡吸收土家踢踏之歌进行创作,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竹枝词”诗体,对后世影响深远。石柱土家啰儿调与竹枝词一脉相承,旋律简洁,代表作就是大家熟知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土家族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土家族妇女善纺细布,编织的“土花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五大织锦之一。

  石柱还有“三宝”:莼菜、黄连和辣椒。

  

  七曜山和土家吊脚楼

  七曜山是大自然在这里精心雕刻出的独特山体奇观。现在山峦上是一排排迎风旋转的风车,随山势一直绵延到天际,其间点缀着土家族的传统村落。七曜山常年平均气温16℃,自带清凉属性,犹如一个天然氧吧,是夏日避暑休闲的绝佳去处。

  七曜山绵延千里,莽莽苍苍,山系中有七座高耸的山峰,有地质遗迹景观达100多处,有着“中国侏罗山”之称。山系分布有七曜山景区、金铃景区、马盘溪景区三个景区,以及大小锅圈地质遗迹保护区。奇特的九龙峡天生石桥如同大师精雕细琢的作品。油罐沟壶穴谷瀑布成群,飞流直下。马盘溪峰林地貌蔚为壮观,独具一格。

  在山间“巴盐销楚”的盐道上,人们渐渐聚集起来,因山就势建起村落。因为这些村落大都在山坡陡岭之上,为了避免野兽侵袭、地面的瘴气,住房多采用吊脚楼形式。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与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做天盖,楼下可用来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楼上一般是女子做鞋、绣花或乘凉的地方。

  吊脚楼这种营造方式源于古代的干栏式建筑,是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犹如一部凝固的诗歌,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出土家族的历史发展、文化心态和创造才能。

  现在七曜山银杏村还保留着土家最大的吊脚楼村落群,被誉为“重庆的香格里拉”。秋天,满山的银杏黄了,那片原始的古村落静立在群山之间,天空蔚蓝,白云悠悠,感念天地之间,独留一份属于土家人的家国情怀。

  

  龙河悬棺

  龙河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它自东北向西南纵贯该县境中部,流经近10个乡镇,河流长104.68千米。这条河流见证了沧海桑田、王朝更替,在漫漫的历史尘烟中,龙河流域几度凋零几度繁华,千余年来,在沿河两岸的峭壁上留下了稀世奇观——岩棺。仅在石柱境内龙河两岸的岩棺有130多处,约1000多穴,被考古界誉为“岩棺博物馆”。

  石柱境内,有很多出名的山洞。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仙人洞。仙人洞是当地的俗称,本指龙河岩棺,分布于龙河中游两岸,为石柱先民的洞葬习俗遗存。石柱下路乡和三河乡岩棺最为集中。1982年12月,石柱县人民政府将龙河岩棺列为保护单位。关于仙人洞的传说在当地流传甚广:当人老了就钻进仙人洞,七天七夜不食不喝,然后老皮肤就会慢慢蜕去,返老还童,还原成一个年轻小伙子,整个过程就像蛇蜕皮一样。但是人在蜕皮的时候十分难受,为了减少痛苦,后来演变成人死后就像蛇蜕皮一样返生。“仙人洞”这个传说反映了石柱历史上土家先民巴人创造的巴巫丧葬文化的遗存。

  实际上,巴人的洞葬习俗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的《朝野佥载》中就有相关记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户外,临江半壁凿龛以葬之。”洞葬之俗实际上与土家族的洞穴崇拜相关,将生命在洞中结束,魂归“母腹”,新生命再由母腹诞生,形成生命的轮回循环。从“仙人洞”这个风俗我们也可以看出土家人的生死观念。死亡是一切生命个体必须面对的人生终极选择,但是,石柱土家人却能以乐观、坦然的心态面对死亡,并用这个传说来树立死亡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转换的观念。

  龙河悬棺让人们不得不想起北纬30度地带,想起百慕大魔鬼三角、埃及金字塔、玛雅遗址、珠穆朗玛峰、神农架之谜、古老三星堆等,这种想象带给石柱一抹神秘的色彩,而神秘恰好就是石柱魅力所在。

  

  西沱古镇

  巴盐古道的起点

  古代巴国是井盐的主要生产地,长江三峡库区有长时间井盐开采的历史,现在云阳、巫溪、忠县、石柱均存有井盐开采遗迹。

  据1994年版《石柱县志》卷12记载,从北宋开始,逐步形成起于西界沱的“川盐销楚”的盐运大道。主道由西界沱翻楠木垭,经青龙场、石家坝、黄水坝、万胜坝、冷水溪,翻七曜山至湖北利川县汪家营,再到湖北来凤(湖南龙山)等地。因此石柱县自古以来就是“渝东交通枢纽门户”。西沱古镇原名西界沱,古为“巴州之西界”,因临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有“一脚踏三县”的称誉。古镇在清朝乾隆时期到达鼎盛,“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郡邑也”。

  西沱古镇的云梯街是巴盐古道的起点,是西沱古镇的核心建筑群,其街道垂直于长江,沿山脊由长江岸边直达山顶,石阶层层叠叠,石板光耀刺眼,状如云梯。房屋鳞次栉比,从江边望上去仿佛直上云霄,故名“云梯街”,云梯街正是西沱码头人“破石扎根,凿石成路,踏石留痕”的生动写照。

  西沱镇的建筑风格多样,不仅有土家族吊脚楼,还有许多典型的“徽派”建筑。在西沱古镇不足三公里的街道上,有江西会馆(关帝庙)、四川会馆(张飞庙)、湖广会馆(禹王宫)、福建会馆(万天宫)等。繁华的商业贸易,自然吸引各地商人云集于此,并来往于巴盐古道上。

  在石柱县城边的回龙山,有一座著名的三教寺,供奉儒家孔子、佛教释迦牟尼、道教老子。该寺庙建于明朝,后经秦良玉将军扩建,是唯一经皇帝御批和尚可以婚配的寺庙,突破了佛门的戒律。“儒释道”三教合一出现在石柱,绝不是偶然,这是民间信仰和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

  在巴盐古道上,汉、土家、苗等民族交流融合广泛而深远,形成特有的“武陵山民族走廊”现象。有了交通便道、经济的流通,才有文明的积淀、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碰撞,这是渝东石柱土家文化兴盛的经济基础。分布广泛的古盐道、古客栈、老场镇、寺庙、祠堂、传统村落、吊脚楼,以及摆手舞、斗锣、玩牛、哭嫁等民间文化,支撑起源远流长的盐道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

  

  万寿山和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明朝末年女将领、民族英雄。

  万寿山山顶面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海拔1490米。南北有两座石峰隔山对峙,酷似一对男女,分别称为“男石柱”“女石柱”,这也是石柱得名的另外一种说法。

  在石柱人心中,万寿山景区拥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石柱老八景中,万寿山以“石柱擎天”“万寿连云”更是独占两项,但万寿山最让人看重的还是它与秦良玉将军的联系。

  万寿山景区内还存留有秦良玉筑寨御敌的诸多遗址,如帅府曾是秦良玉镇守万寿寨的军事指挥中心。善于谋划的秦良玉率土家白杆兵(白杆兵是因为土家士兵的枪柄用白蜡木而得名)在万寿山苦心经营数十年,修筑前、中、后三寨门和堡垒屯兵御敌,而现在三寨门仍保存得较为完好。

  秦良玉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代领夫职。

  万历二十七年(1599)底,贵州遵义土司杨应龙举兵叛乱。石柱土司马千乘和秦良玉奉命带着3500名白杆精兵前去平叛,功成而返。天启二年(1622),奢崇明包围成都,四川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征讨。当时各地的土司都按兵不动,只有秦良玉领命西征。秦良玉率军攻取新都,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奢崇明败走后,秦良玉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图关,收复重庆。

  公元1621年,后金来侵,京城告急,朝廷不得不下令“天下勤王”,秦良玉立即派遣她的哥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带着一队白杆兵,火速开赴辽东战场。后来在一个叫浑河的地方遭遇敌军,秦邦屏和很多白杆兵战死。这一仗在历史上称作“血战浑河”。1630年,崇祯皇帝再次诏令天下勤王,很多明朝将领选择静观其变,只有秦良玉自筹粮草,再次驰援京师,当时已经56岁的她,手持一杆白杆枪,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秦良玉曾经数次挫败张献忠等流寇。1644年,张献忠攻陷四川,在成都称帝,并派人招降四川各地土司。有人建议秦良玉投降,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张献忠,作《固守石砫檄文》,誓与石柱共存亡,并派兵守卫各险要处。张献忠始终不敢靠近秦良玉守卫的石柱。

  石柱还有个“赶年”风俗也和秦良玉将军有关。据说皇太极率十万精兵绕道长城,攻陷遵化后直逼北京。秦良玉再次奉命勤王,当时正值腊月,当地民众正杀猪宰羊准备过年。秦良玉深知此去大多将士将有去无回,此番生离即是死别。于是秦良玉当即下令所有土家百姓一律提前过年,大年三十,所有白杆兵入伍出征!为了纪念秦良玉将军,重庆土家族人便赶在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二十八之前过年,谓之“赶年”。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参加了抗击清军、平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四川总官兵、忠贞侯等。

  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其一曰:“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女性身份被王朝以名将单独立传,并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将军。康有为评价说“以秦良玉之勇毅列于须眉男子中,亦属凤毛麟角”。

  

  大寨坎

  建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的古道大寨坎,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境内的马鹿山半山腰,已有800多年历史。此地是由川入鄂的古驿道,危崖百丈、峭壁千仞、险梯曲折。巍巍石寨依附断崖绝壁,下临深涧峡谷,崖壁上凿石为道,可谓“一寨锁关,万夫莫开”,自古便有“羊肠飞寨”“陡壁飞鹰”“蜀中第二剑阁”之称。

  大寨坎石梯栈道长约6千米,一面临崖、一面临水,多处绝境,关隘重重,险象环生。栈道共有石梯9000余阶,石雕佛像24处,石刻题记20多处,险要奇观数不胜数。沿着古道拾级而上,随处可见山泉奔流,幽谷空旷。

  大寨坎海拔1200米,集石寨、兵卡、关隘、石梯、石刻为一体。其关隘虽绝壁险要,深涧环连、壁立千仞;远眺桥头镇马鹿村的层层梯田,田园风貌、湖光山色、更兼气候宜人,别有一番旖旎山水。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5/t20240515_132066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