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爱润北疆,助力健康——内蒙古自治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助康工程”2024 年下乡系列报道之二:包头市东河区篇

发布时间:2024-03-28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

  

  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醉人。虽是初春微凉,但内蒙古自治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助康工程”下乡筛查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却忙得热火朝天。这一次,他们来到了包头市东河区。

  在保利社区工作人员高华澧的带领下,工作人员来到了站南路南海一村廉租 3 号楼。这里住着一对特殊的父女,父亲王双全今年 62 岁,自幼聋哑,16 岁时因火车事故导致左大腿和右小腿截肢。家中气氛有些压抑,看到女儿嘉钰戴着眼镜,工作人员问道:“姑娘,你读过大学吗?”嘉钰点点头说:“我已经毕业两年了,因为爸爸身边离不开人,所以没有出去工作。家里没钱,我是靠姑姑筹钱读完大学的。我很想报答大家,但是父亲这样,我必须先尽孝。现在我们就靠低保度日。”看着女儿与工作人员交流,王双全虽然听不见,但也察觉到了女儿的情绪。他揉了揉眼睛,在一屋子陌生人面前,努力保持着父亲的尊严。工作人员提出要查看王双全的双腿残肢情况,他却不好意思地捂着腿表示拒绝。经过嘉钰的劝说,王双全才把手拿开。当他掀开裤腿时,工作人员都吃了一惊。原来,王双全穿着假肢,但假肢的外包装又脏又破,还缺了螺丝。他拼命掸着上面的灰尘,揪着硅胶套破烂翻起的毛边,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低下了头。嘉钰解释说,这是多年前政府安装的假肢,效果不错,但时间久了,零件老化,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由于没有钱修理或更换,即使穿着它已经很不方便,父亲还是像爱惜自己的双腿一样,每天卧床时也穿着,舍不得扔掉。

  面对卧床不起的父亲和正值青春、有学历又孝顺的女儿,工作人员对嘉钰说:“嘉钰,等天气暖和了,你带父亲去一趟辅具中心。‘助康工程’会免费为老爷子制作新的假肢。等他能自理了,你就可以出去工作了,好吗?”嘉钰与工作人员相视无言,含着泪重重地点了点头。就这样,他们在这个春天许下了约定。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传递温情。小时候,父亲是我们的依靠;长大后,我们是父亲的支撑。父亲站起来,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重新挺立,更是嘉钰人生新篇的开启。这就是“助康工程”的意义所在,也是“助康工程”工作人员不畏风雨、穿梭在爱中的希冀。在“助康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始终坚持“严真细实快”的要求,真抓实干,以结果和实效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履行好基本保障和兜底责任,不断增强残疾同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自治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 孙静 报道)

  


原文链接:http://mzt.nmg.gov.cn/mzzx/csdt/202403/t20240325_24848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