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新重庆 · 老地名丨磁器口

发布时间:2024-01-18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磁器口

  

  位于重庆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古镇,背靠歌乐山,前临嘉陵江,曾是重庆著名的水运码头,如今是重庆最为知名的都市旅游景点之一。

  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最早称“白岩场”,因这里的山壁上曾有白色摩崖而得名。传闻明朝建文帝朱允炆逃出皇宫后流落巴渝一带,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过一段时日,世人便因此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据民国《巴县志》卷一记载,“(此地)水陆交会,极便舟车,为城西重镇,陶器甲全县,故里人又呼曰‘磁器口’”。

  磁器口的瓷器,主要是清代歌乐山麓青草坡生产的瓷器。人们把以青草坡为地理中心,包括沙坪坝、红槽坊、重庆城区及北碚、璧山、武隆、贵州等地,以闽籍江氏家族为代表(包括周围相关的陶瓷窑)生产的民用陶窑、瓷窑统称为“沙坪窑”。

  明末四川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当时的重庆府巴县西部一带成为战场,尸横遍野,龙隐镇也毁之殆尽。到清朝初年,地广人稀的四川土地、物产亟待开发,当政者施以奖赏和优惠的措施,鼓励百姓自迁自选,分流入蜀,形成了史上颇具规模的人口大迁移“湖广填四川”。

  清康熙年间,祖籍福建汀州连城县孝感乡的江氏家族江生礼、江生鲜、江生鲍兄弟三人,随着移民队伍来到了当时的四川,他们在重庆巴县白崖镇青草坡定居落了户,成了沙坪窑的创立者。

  福建是我国制瓷业发达的地区之一,以建窑和德化窑闻名于世。江氏家族世代以经营瓷厂为业,拥有较为娴熟的福建德化窑白瓷和青花瓷传统工艺,之所以选择在青草坡落户,是因为他们看准了这里具备独特的制瓷条件。

  青草坡位于磁器口北偏西四千米处,原为一片荒无人烟、长满茂密青草的坡地,附近居民大多将坟墓置于此地,故而流传有“青草坡,死人多”的俗语。这里地质、地理条件虽然恶劣,但制陶、制瓷原料却颇为丰富,加上歌乐山出产数目可观的柴薪,可作为烧制陶器、瓷器的燃料。

  江氏家族在青草坡创办了江氏制瓷业,开启了沙坪窑的光辉篇章。江氏制瓷业以家庭手工业作坊的形式存在,由江氏家族成员自主经营,家族内部分工管理,基本上为父终子继的家族传统格局,以单线、复线等形式延伸、发展了几百年,几乎垄断了沙坪窑的生产。例如1938年,青草坡有八家碗厂,共有工人两百余名,除一家碗厂是他姓开的外,其余都是江家开的。

  陶瓷业的兴盛让磁器口成为了当时重庆最大的陶器、瓷器转运码头,但如何将陶器瓷器运送到磁器口却成为了难题。从青草坡到磁器口有一条古老的石板路,它由磁器口经大河沟、井口至金刚坡,属重庆去陕西的驿道中的一段,时称“正北路”,这条路在当年承担起了陶器瓷器陆路运输的任务。

  当地的村民用箩筐、背筑等简单工具,以男挑女背的人力方式,通过三条路线将青草坡的陶瓷运到磁器口。

  第一条路线称为“瓷器道”,是从青草坡的碗厂坡或耗儿洞起,往南经江家山、枇杷林、马桑岚垭,到大河沟上正北路,最后抵达磁器口。第二条路线称为“陶器道”,是从青草坡的窑罐厂坡起,顺无名小溪下行,往东穿过该溪流转而向南,约行2100米,在大河沟接正北路,最后抵磁器口。第三条路线称为“陶瓷道”,从青草坡的碗厂坡或耗儿洞、窑罐厂坡起,顺无名小溪东行转北,横跨正北路,再向东南沿詹家溪而行抵达嘉陵江畔,最后沿江右岸南行抵达磁器口。三条运送通道中,以瓷器道最为便捷,陶器道最为平缓,而陶瓷道最为劳苦。

  以青草坡瓷窑为代表的沙坪窑产品通过磁器口装船外运,远销各地:北至陕西、川北、南充、遂宁,西至宜宾、成都,东至万县、湖北、湖南、江浙一带,供不应求。当时的磁器口古镇上,每家瓷厂、窑罐厂至少都开设有一家铺面,例如“裕兴镒碗铺”“顺和窑罐铺”等,源源不断的货源让磁器口商品集散规模空前,让磁器口一跃成为川东地区民瓷供应重镇长达三百余年。

  随着公路、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水上运输减少,磁器口的商业地位也慢慢下降,逐渐萧条了起来。今天的磁器口古镇再获新生,已然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景区、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拥有如此多殊荣的磁器口古镇再次重现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重回高光时刻。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1/t20240115_128206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