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社会调查

2023广西文化热词回顾

发布时间:2024-01-1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时间镌刻崭新年轮,岁月书写时代华章。回望2023,广西文化本固枝荣、花香千里,热点频现,文化现象屡屡破圈——“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推出全国首档大型新民歌实景创演秀“新民歌大会”;“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传承中华文脉;广西作家东西长篇小说《回响》首获茅盾文学奖,为“文学桂军”增添闪亮光彩;原创杂技剧《百越稻盛》扬帆出海,激发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振;桂林艺术节以艺术之名,与山水共生,城市和艺术交相辉映;瓦依那乐队以《大梦》《田歌》等一首首蕴含桂风壮韵的原创歌曲,赢得广泛关注;广西艺术基金设立,文艺家签约制恢复,激发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蕴含快乐因子的“广西科目三”成为爆火全球的年度文化奇观……植根文化厚土,应合时代呼唤,广西文化不断“活起来”“火起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新民歌大会

  “民歌潮音 山水秀场”,2023年4月,“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重点打造的全国首档大型新民歌实景创演秀——“新民歌大会”惊艳亮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新民歌美学彰显新时代广西新风貌。

  本季《新民歌大会》共推出了10条创演秀和10期电视节目,集结王凯、黄霄雲、张淇、品冠、汪小敏等10组国内优秀歌手、音乐人、艺术家,在10个实景场地唱演10首潮音新民歌,以全新形式聚焦广西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生态宜居、对外交流合作等多个领域。节目以融媒体短视频加音综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媒介融合形式,探索民歌创新和文化传播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全网累计播放量超10亿。节目秉承“山水即秀场,生活即舞台”理念,让民歌回归人民生活,在最美的山水里、最欢乐的人群中歌唱。节目不仅推出了呈现经典民歌唱段的《找茶》《赶圩归来阿哩哩》,还有展示跨文化、跨地域交流融合的《我要你》《Time to Say Goodbye茉莉花》,还有原创国潮电音作品《挖哩哩》等……让“新民歌”有了“千人唱万人和”的更多艺术可能,呈现了“有容乃大、有融乃新”的媒介融合新景观。

  与此同时,“潮音·2023新民歌挑战赛”在八桂大地掀起新民歌潮改、传唱热潮,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广西再添文化风采。

  《永乐大典》广西巡展

  典籍为舟,畅游中华文明长河,探寻八桂人文之美。2023年6月,“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在广西图书馆开展,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巡展共分5个单元,精选59册(件)展品,并配有多款多媒体互动体验设备,立体展示《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活动不仅吸引众多读者进馆参观一睹国宝真容,也在线上掀起“热潮”,“永乐八桂行 邀你云看展”等线上直播观展人数频创新高。

  巡展期间,“跟着《永乐大典》走读广西”系列活动火热开展。多场主题讲座,共览古今之事,广西图书馆“八桂讲坛”特别策划《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悦心·读书会”特别策划“认识古代大百科——《永乐大典》”等讲座或访谈。多个特色展览,畅游文化之河,“千里景千变 一山诗一篇——典籍里的广西山水”“一起来看《永乐大典》”等主题展览,立体展示典籍里的故事。多项古籍体验,传承华夏经典,《永乐大典》临帖、雕版印刷互动体验、包背装装帧体验等活动,展示古籍修复技艺,普及古籍保护知识。多条研学线路,走读壮美广西,“跟着《永乐大典》走读广西:乐载邕州”等活动,沿着典籍记载开启“走读”之旅;“千年古港 传奇海丝”之旅、“山水课堂 行走丹青”之旅、“寻迹岭南 古韵古香”之旅、“诗画桂北 人文怀古”之旅等研学旅游精品线路,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成为现实。

  《回响》

  蓄势薄发,终有回响,2023年8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广西作家东西长篇小说《回响》榜上有名,成为全国5位获奖者之一。这是广西作家首次斩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实现茅盾文学奖零的突破,为“文学桂军”品牌增添闪亮光彩,为广西文艺创作提振势能。

  “广西是全国最早实行作家签约创作制度的省区,后来又有项目签约和文学成果奖励等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创作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的原创扶持政策,《回响》是‘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第一批入选项目,得到了大力支持和扶持。”东西表示,此次获奖得益于我区不断创新的文艺创作激励机制,有了厚实的土壤,才结出丰硕的果实。文艺要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出精品、出人才,他将和“文学桂军”踔厉奋发,勇于登高原、攀高峰,为广西文艺繁荣发展不遗余力。

  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回响》的获奖填补了广西作家在茅盾文学奖评奖中的空白,是全区文艺界的一大喜事盛事,为广西文化繁荣发展积蓄奋进的力量,也极大地激发了广西文艺工作者的信心。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充分挖掘八桂大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陆运河建设等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作营养,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宏大场景中推出更多顺应时代之变、广西之进、人民之呼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打响“文学桂军”品牌,奋力在广西文艺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瓦依那

  如同一股从田野里吹来的清凉的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在热门综艺《乐队的夏天3》的舞台上,一支名叫“瓦依那”的广西乐队,裹着绛头巾,身着粗布衣,浅吟低唱来自南方的童谣乡音,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大梦》《田歌》等一首首蕴含桂风壮韵的原创歌曲,刷屏朋友圈,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引发广泛讨论。

  瓦依那,壮语意为“稻花飘香的田野”。乐队成员均来自广西乡野,“70后”主唱岜農,“80后”吉他手十八,“90后”打击乐手路民,三个生于不同年代的人因为音乐走到一起,传递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深依恋,彰显出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张力。他们的歌曲鲜活生动,带着田野泥土的芳香,以朴实无华的音乐语汇和歌词唱出当代人的心声,像一股清新而又温暖的春风,把来自广西文化传统的“那山那水那田”的生命力传递给每一位听众,让大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植根广西丰厚的文化土壤,“瓦依那”吟唱的生活之歌让广大观众与传统音乐、民族文化再次相遇,也引发了人们对弘扬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关注和思考。

  百越稻盛

  稻香千里,跨越山海。金秋时节,马来西亚马六甲市,一部来自广西的剧目吸引了当地观众和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从10月6日起,由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出品的创意杂技剧《百越稻盛》在这里进行为期24天的驻场演出,在当地引发了中国文化热潮,近万名观众慕名而来,在这里阅读广西、认识中国。

  绿水青山中的葱葱稻田,村寨节日里的游戏狂欢,农家男女的辛勤劳作、惬意栖居、纵情歌舞……熟悉的稻作文化背景迅速拉近了观众心与心的距离,《百越稻盛》承载着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广西精品剧目以市场化方式与东盟国家开展商业化合作的历史性突破。在此基础上,广西文化产业集团与马来西亚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围绕2024年中马两国建交50周年重要节点,谋划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目前,双方已计划联袂打造杂技剧《百越狮鸣》(暂名)版本,与《百越稻盛》一起,同时在马来西亚各地演出。广西文化产业集团与马来西亚永大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共同策划文艺精品交流演出,推动两国文化演艺市场的繁荣发展。

  此外,广西方面已着手对《百越稻盛》进一步修改提升,计划把这种成功的交流合作模式扩展到东盟其他国家。伴随着文化交流合作新一季的“播种”,广西“演艺出海”即将开启新的旅程,为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传统友谊,更好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文化力量。

  桂林艺术节

  天为幕、地为台、山为景、水为镜,山水与人文交响,城市与艺术共融,文脉与未来相通,11月,以“美美与共 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3桂林艺术节圆满落幕。10天时间,33个剧目,约140场活动,中外艺术家们满怀热忱为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注入艺术之韵,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积蓄人文力量。

  遍布全城的18个演出场地,约80%为户外场地,有独具特色的“山剧场”“水剧场”“洞剧场”让人流连忘返,展现山水与戏剧和谐共生,艺术与人民相近相亲。戏剧展演、城市艺术、学术论坛、儿童亲子等七大板块内容丰富多彩,全球华语青年戏剧导演英才计划6部作品迎来国内首演,世界戏剧教育联盟汇聚8个国家的戏剧团队演出……这场山水与艺术相拥的盛会以艺术的名义,向世界递上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广西艺术基金

  2023年12月,广西艺术基金成立。作为我国第六支、全国五个自治区中首支省级公益性艺术基金,广西艺术基金设立后将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和孵化助推功能,推动广西文艺不断登高原攀高峰、出精品出人才。

  广西艺术基金初始规模达7000万元,涵盖一般资助、重点资助和奖励激励三大类共10个子项,坚持全覆盖和抓重点相结合,构建起“前端扶持、中端跟踪、后端奖励”的全链条扶持体系。

  同年9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自治区文联、自治区文旅厅、自治区广电局等单位共同制定出台了《广西文艺“出精品、出人才”激励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加大文艺创作奖励力度,恢复实施“签约文艺家”创作扶持机制。12月,首批签约20名文艺家,涵盖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摄影、书法、杂技魔术、文艺评论、影视艺术11个艺术门类,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推动我区文艺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区进一步健全文艺创作扶持政策,出台了《广西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相关政策,激励全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力争“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

  广西“科目三”

  脚踝内翻、扭腰、摆胯、摇花手,配合动感背景乐,形成一套丝滑的小连招……2023年发端于广西的一段魔性舞蹈成为真正的流量担当。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进入了“科目三”的欢庆热潮。从国内短视频平台上铺天盖地的各种花样翻新,到国外社交平台上不同国家不同肤色舞者秀出的同款;从素人博主吃瓜群众的大众狂欢,到顶流大V明星艺人竞相加入;从街头巷尾田间地角的草根自嗨,到专业舞台国际秀场上的豪华阵容……全世界各种版本的“科目三”,在网上形成了一道道文化奇观。

  “科目三”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看到广西文化的丰富多元。蕴含快乐因子的广西“科目三”打破圈层隔阂,超越“雅”“俗”界限,消弭大众与精英的差别。它不仅是一个情绪释放的载体,也传达了当下中国社会大众欢乐和自信的心理。打通民心增友谊,紧扣共性做文章,“科目三”这样的文化现象,这种简单质朴的快乐属于广西,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开拓更大的文化空间。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文字由小文综合)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zbgx/202401/t20240109_672448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