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社会聚焦

南宁师范大学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3-07-27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推广普通话,让乡村生活更有盼头

  ——南宁师范大学大学生到天南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侧记

  “你会讲普通话吗?”“你平时在家讲普通话吗?”“你愿意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吗?”……

  近日,在崇左市天等县进结镇天南村,只见穿着蓝色马甲的年轻人逐户走访询问以上问题。性格纯朴的村民以生硬且带天等壮语音调的普通话回答着,有时还因发音不准闹出笑话。

  这些穿蓝色马甲的年轻人是来自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于7月15—19日在天南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据悉,他们开展的这项活动已入选教育部评定的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项目。

  激活童趣,快乐推普

  活动期间,大学生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特长,将天南村在家的儿童组织起来,通过集中授课、开展游戏等形式,营造充满趣味和智慧的推普小课堂,将推普寓教于乐,尤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

  壮汉双语教学童谣《鸡相啄》、红色经典诵读《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和“诗词朗诵大声读”“绕口令关卡大挑战”等互动教学环节深受儿童喜爱,大大增强了山区儿童学习运用普通话的积极性,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习运用普通话的乐趣。准备就读小学五年级的陆国兴,在亲手完成绘画作品《我是小小推普员》后兴奋地说:“我很乐意做一名推广普通话的小志愿者。”

  访谈调研,务实推普

  为深入了解天南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大学生志愿者们分组入屯入户开展以访谈为主的专题调研。

  活动期间,志愿者共入户50多户,发放调查问卷100多份,初步掌握了天南村群众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从访谈的结果看,90%的被访村民认为学习运用普通话很重要,只有10%认为讲不讲普通话无关紧要;有75%的被访村民表示,愿意参加村里举办的学习运用普通话补习培训,提升普通话水平。

  被访谈的龙歪屯村民潘朝闯坦言,自己是初中毕业,会讲普通话,但由于平时在家跟家人很少用普通话交流,所以现在讲普通话就生硬了许多,甚至有些“忘词”。对于农村是否需要推广运用普通话,他认为很有必要,农民要从脱贫走向致富,非常需要科技支持和对外合作,如果不会讲普通话,那将无法与外界交流,无法学习掌握科学技术。

  通过这次调研,大学生志愿者们掌握了相关数据和素材,表示返校后将用心撰写调研报告,为推动壮族山区加大普及普通话力度提出对策。

  趣味互动,宣讲推普

  为帮助天南村村民更好学习运用普通话,大学生志愿者们还特地组织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宣讲座谈会,近50名天南村群众代表参加座谈。座谈前,大家先集中观看两段推普宣传视频,初步了解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接着由大学生主持人引领与会者朗读普通话日常生活用语和本地土特产名称;同时,以有奖竞答的方式鼓励村民大胆讲普通话,认真说好普通话。活动最后,志愿者们邀请驻村第一书记作总结宣讲,鼓励村民今后都要多讲普通话。

  艺术赋能,墙绘推普

  活动期间,大学生志愿者谋划着为天南村绘制一幅宣传墙绘,以艺术赋能助力天南村推广普通话和实现乡村振兴。

  说干就干。大学生志愿者们分两组行动,一组负责构思墙绘和准备绘图颜料等,另一组联系村委寻找墙绘点并进行墙面清理清洁。墙绘点最终选定为该村幼儿园的外墙,墙体长度23米,高度2米。构图以三个主题、三幅画面组成,分别为“推广普通话,共筑美丽中国梦”“走出大山门,幸福生活有盼头”“苦干不苦熬,乡村振兴有奔头”。在墙绘绘制最后阶段,大学生志愿者们还邀请部分村民和儿童动手参与涂色,共同把梦想印在墙上,绘在图中。

  经过三天日夜劳作,墙绘终于绘制完成,天南村从此多了一处“打卡地”。整幅墙绘充分反映壮族群众走向新时代、新征程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同时蕴含着大学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热情。(黄东日 范云馨 韦彩玲)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zyfw/202307/t20230727_664223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