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追踪报道

电影放映员赵以正——沉淀半生的光影情怀

发布时间:2023-03-12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新闻出版(版权)局

  驻村一年多来,这是我和电影放映员赵以正的第四次相遇。

  开机箱、支角架、调设备、拉银幕、老赵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已让他形成了行为习惯和动作记忆。

  赵以正今年58岁,从1986年开始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至今近40年。

  这一次,老赵给乡亲们带来了两部影片,一部是解放战争题材电影《生死坚守》,另一部是乡村振兴题材影片《六十一》。

  在几个小时的电影放映间隙,我和老赵有句没句的聊了起来,老赵说:“自已负责龙川和雨露两个乡镇共31个行政村的电影放映任务,每个行政村每年12部电影,全年的放映次数达370场以上。”

  谈到曾经的放映历程时,老赵就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放的是16毫米的胶片电影,那种设备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先进的了,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看电影早已成为百姓家中的寻常事,我们的露天电影也就没多少人来看了。”说这话的时候,老赵的眼神里闪着光,既有骄傲和荣光,也有黯然和神伤。这时,我的思绪也跟着老赵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某个盛夏的夜晚……

  

   “放电影啦!放电影啦……”夜幕在孩子欢快的叫声中落下,而银幕则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亮起,穿背心的年轻人,摇蒲扇的老人,扎麻花辫的姑娘和十里八乡卷着泥裤腿赶来的老乡,他们相聚在晴朗的星空下,注视着黑白跳跃的画面,或哭泣,或欢笑、或悲伤、或欣喜、……原本宁谧的乡村之夜,因为那一撮光亮和人群,成为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一部电影,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种人生。已经记不得有多长时间没有像今晚一样用心地去看一部电影和聊聊电影了,尽管喜欢看或不喜欢看。其实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段时光长廊,当你怀着平静的心慢慢地品味时,总有那么一瞬间,就会被电影里的一个人物、一个镜头、一个场景或者一段音乐所震撼到,并深深地雕刻进整个人的心路历程中,然后悲喜自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机在农村还没有完全普及,在繁复而辛勤的劳作之后,农民们最奢侈的享受就是看一部露天电影。一面幕布、一个放映员、一束光,自己搬来的小板凳,几乎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一部电影足以驱散人们日间的疲劳,有些影片虽然已循环播放了上百次,但依旧能抚慰人们的精神生活,是当时广大农村可以品尝到的上等“文化大餐”。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赵找到了这份工作的真正意义。

  基层电影放映员作为“文化惠民、电影下乡”的一线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点亮了乡村的夜色,为广大群众送去了精神食粮。虽然没有红地毯、没有电影奖,但在近40年的光阴里,农村电影放映员赵以正,用沉淀半生的光影情怀,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播放电影10000多个场次,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作执念扎根电影事业,演绎出了平凡人光与影的感人故事!(记者 尹正斌)


原文链接:http://www.ynsxwcbj.gov.cn/html/2023/dianyinggongzuo_0309/49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