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天琴声声话年华

发布时间:2023-02-0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天琴弹唱《天之琴》表演。

  

  天琴弹唱《水云谣》第9届全区基层文艺汇演。

  

  舞蹈《唱天祈福》表演现场。

  

  秦华北正在制作天琴。陈渊文/摄

  

  扫一扫,观看“壮族天琴的魅力”视频内容

  纤手轻,弦丝动,

  清歌入拍且从容,佳音慰宾朋。

  记往昔,忆峥嵘,

  千载悠悠笑谈中,凉热与君同。

  客厅里,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广西工匠”秦华北和女儿秦荔一起,正给来访的客人弹唱着壮族天琴。

  “壮人生来爱唱歌,山歌唱来天琴和……唱着山歌走新路,生活美过左江河。”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天琴弹唱,在客厅里缭绕。

  天琴是壮族独具特色的弹拨类乐器,2021年5月,壮族天琴艺术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早在2007年,龙州县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天琴艺术之乡”。

  “每年我做100多把天琴,每当做出一把好的天琴,我都好好收起来,每晚睡觉前都看一下、摸一下,感受它的生命和魅力。”秦华北制作天琴已有20年,家中收藏的天琴总让他爱不释手。

  “民间称天琴叫作‘鼎叮’,因为它只有两根弦,只有‘DG’两个音名。”秦华北细说着天琴的乐理和弹奏技巧。

  古人曾有“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的相思,也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喜悦;既有“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惆怅,更有“仙翁嫌我俗,不肯坐弹琴”的自嘲。

  虽说此琴非彼琴,但歌以咏志、诗以释怀、艺以传情的传承,一直在默默滋养着中华儿女。

  “天琴艺术,折射出壮族先民不屈不挠、不服输的精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智库专家农瑞群说。

  农瑞群长期从事天琴艺术研究,是广西第八批特聘专家团队成员、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江壮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受聘为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客座专家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古老的音符,不断演奏出新生命。

  “来,给大家唱几句。”在农瑞群的示意下,7岁的孙子农子辰用当地土壮话唱起了壮族山歌。

  近年来,龙州县不断推动壮族天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各大中小学开设天琴兴趣班,让更多人爱上天琴艺术、传承天琴艺术。

  “2020年至今,我们推出了天琴艺术普及进校园28场、文化进万家150场,文化志愿者下乡辅导260次。”龙州县天琴艺术传承中心主任何晓说。

  壮族文化的经脉,在天琴的弦线间舞动,以琴通天地,用歌传情怀。一把把天琴、一声声歌谣,凝聚着边疆民族地区人民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是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今年1月1日起,《崇左市壮族天琴艺术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壮族天琴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坚实的后盾。(记者 陈明桂 通讯员 农基椿 文/图)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whcl/202301/t20230113_654260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