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舆情监督

学报期刊差错指误

发布时间:2022-12-12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新闻出版局

  2022年第1期的《xx学院学报》中出现如下差错,十分影响刊物质量,亟需加以改进。

  1.《茶业生计中的文化适应与生态安全研究——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为例》一文:“茶农与企业虽共处于村寨,但在关系上却是处于一种对立与博弈之中,前者总想以低价收购后者土地中的鲜茶叶。”(第59页)这里的“前者”和“后者”弄反了,“前者”是茶农,“后者”是企业。应将“前者”改为“后者”,“后者”改为“前者”。

  2.《茶业生计中的文化适应与生态安全研究——以恩施市芭蕉侗

  族乡黄连溪村为例》一文:“茶农以及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土壤肥力改善以及减少农药的危害性,但在实际运行中还面临着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58页)。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中只谈到“土壤肥力改善”面临的障碍,而没有谈到“减少农药危害性”面临的障碍,有所缺漏。

  3.《茶业生计中的文化适应与生态安全研究——以恩施市芭蕉侗

  族乡黄连溪村为例》一文:“黄连溪村在大量推广茶业种植以前”“在大量推广种植茶业以前”(第53页)。两处“茶业”均应改为“茶叶”。

  4.《茶业生计中的文化适应与生态安全研究——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为例》一文:“结果是族群与个体、主体与客体以及社会场域中的生态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人际关系异化、社会组织失序等不安全因素”(第60页)。这里的“族群与个体”“主体与客体”不属于“不安全因素”,不宜与“生态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人际关系异化、社会组织失序”等并列。

  5.《茶业生计中的文化适应与生态安全研究——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为例》一文:“种植、采集各种野生动植物”(第53页)。可以说“种植各种野生植物”,不可说“种植各种野生动物”。

  6.《茶业生计中的文化适应与生态安全研究——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为例》一文:“在1983年以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之年)”(第53页),应改为:“在1983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之年)以前”。

  7.《茶业生计中的文化适应与生态安全研究——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为例》一文:“有序安排农事活动被研究者实验性的操纵”(第59页)。“实验性的”应改为“实验性地”。

  8.《现代性语境下侗族鼓楼的“失真”及其保护》一文:“要做好鼓楼建造老工匠师的工作,使他们抛弃世俗的偏见,多传授一些年轻人鼓楼建造技艺”(第38页)。“多传授一些年轻人鼓楼建造技艺”应改为“多向年轻人传授鼓楼建造的技艺”。

  9.《现代性语境下侗族鼓楼的“失真”及其保护》一文:“侗家人认为,鼓楼那‘高大’雄伟的造型和内蕴的侗族民族精神的物化表征,彰显的正是鼓楼的神圣地位。”(第34页)这里的“高大”并没有特殊意义,不需要加上引号。

  10.《文艺展演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关系研究》一文:“拜祭者远而观之,苗族人民低头沉思,其他乡民认真聆听”(第44页)。这里的“苗族人民”外延太广,应改为“苗族乡民”,以便与后面的“其他乡民”并称。

  11.《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一文:“对于贵州民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第84页)。“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说不通,可改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2.《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出路》一文:“参加以社会实践、科研创新、志愿活动等形式的‘第二课堂’”(第12页)。这句话中的“以”字没有对应成份,应删去,或在“形式”前加上“为”字。


原文链接:http://www.gzxwcbj.gov.cn/zwgk/xwcb/zljd/202208/t20220810_760405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