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社会聚焦

来宾:文明新风润泽桂中大地

发布时间:2022-12-1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全面安排、专门部署。广西高位推进、精准发力,全区上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愈发浓厚,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来宾市武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山歌大舞台上,山歌手覃世荣正在演唱移风易俗主题山歌。韦世芳 摄

  乡村振兴需要塑形,更要铸魂。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来宾市创新治理办法,以山歌传唱、典型示范、积分兑奖等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桂中大地广袤的田野间,让获得感、幸福感洋溢在百万群众的笑脸上。

  山歌传唱文明风

  “接下来我唱一句,大家要跟着我唱,不仅要会唱,还要记牢!”9月28日,在武宣县桐岭镇四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广西山歌王、网络红人“武宣婆”郭秀莲正带领群众演唱自己精心创作的移风易俗主题山歌。

  “我们村喜欢唱山歌的群众特别多,大家都是郭老师的‘粉丝’。运用山歌宣讲文明新风,寓教于乐、寓教于趣,村民们也更容易接受。”四安村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廖寿荣说。

  在武宣县,利用山歌传唱文明风的创新方法其来有自。武宣人素来热情好客,每逢传统节日,乡亲们都会大宴宾朋。然而近年来,原本淳朴的乡宴有了攀比斗阔、炫耀虚荣之势。为破除不良风气、革除陈规陋习,武宣县县长陈前平来到三里镇灵湖村,化身山歌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族山歌说唱身边移风易俗新鲜事,还唱上了央视农业农村频道。

  县长山歌唱到央视的消息一传开,武宣县各乡镇掀起了一股山歌宣讲新风潮。武宣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起了文明实践山歌大舞台,周周有演唱、月月有培训、季季有“PK”赛,摄制的《镇村书记说唱移风易俗》系列山歌宣传视频,获得了网友大量转发与点赞。“我们将继续做好‘贝侬山歌传理论’宣讲品牌,推动移风易俗宣传入耳入脑入心。”武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旭湘表示。

  作为桂中大地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来宾市各族群众素来喜爱以歌言志、以歌明理、以歌传情。借着群众喜爱山歌这股劲,来宾市按照“一中心一品牌”打造文明实践山歌传唱品牌,推动来宾市8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家风家训、乡村振兴等文明实践山歌传唱活动。除了武宣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山歌大舞台,忻城县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山歌传唱基地,象州县“象州姑娘”唱出新生活,金秀瑶族自治县“飞跃彩虹·瑶族童声合唱团”唱响大瑶山……在一场场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山歌传唱活动中,群众既是观众又是主角,既听歌又学唱,参与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制度约减人情债

  胡萝卜炒肉、芋头扣肉、鱼头炖豆腐……10月4日重阳节当天,兴宾区桥巩镇六村的“公共食堂”里菜肴丰盛,村里90名老人在此共享午餐并观看文艺演出。这是村里的青年志愿者们筹集资金为老人们举办的重阳佳宴。

  “公共食堂”是兴宾区农村地区的特色食堂,过去主要用于举办村里的红白事。近几年,为革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气,兴宾区在桥巩镇六村,五山镇古村、寺村,石陵镇中立村等7个村屯打造红白事示范点,为“公共食堂”建章立制。桥巩镇六村“公共食堂”的重阳节老人聚餐,就遵循了主办人员向村委会报备、红白理事会出面主持、志愿者监督食材采买,确保每桌费用不超过300元等制度标准,最大限度减少村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

  在打造红白事示范点的同时,来宾市文明办还指导全市716个行政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红白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对村内红白事全程监督。

  象州县妙皇乡思高村是广西红白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试点村。在这里,劝导志愿服务队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成员队伍上榜上墙。针对红白事的操办,设立“屯村家宴中心”,推出“节俭套餐”,“礼金不超过200元/户,酒席不超过10桌,餐标不超过350元/桌……”等制度公约上墙公示,便于村民共同遵守。

  “上个月家里有老人过世,放在以前,得请道公吹吹打打、大摆筵席3天才能算孝子。现在村里提倡简单办丧,省下的钱可以厚养还在世的老人。只有让老人安享晚年才是真孝啊!”村民陆文佼对白事简办颇有感触。

  近年来,来宾市以红白事示范点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制度建设,各村屯红白事随礼标准大幅降低,酒席数量大幅下降,丧事由过去3天缩减至1天,平均花费压缩至原来的50%,土葬习俗逐步转为火葬方式,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桂中地区蔚然成风。

  积分掀起志愿潮

  “各位美妈:我们村委的花圃杂草太多,想请大家义务除草,有空的志愿者请接龙。”在手机上看到“六龙村志愿服务积分群”的微信消息,合山市北泗镇六龙村村民莫文清迅速接龙,之后带上锄头、骑着电动车直奔村委。她赶到时,已经有4位乡邻姐妹在花圃内除草了。

  为什么村里的杂事有这么多群众抢着做?

  “我们要挣积分呀!”莫文清笑着说。

  原来,为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2020年开始,来宾市推出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制度,各村以家庭或个人为单元建立积分档案,对好人好事、热心公益、参与志愿等行为进行加分,对破坏公共财物、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扣分,还把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荣誉纳入贡献加分,村民累计一定积分后就可以兑换商品。

  “我们拿出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资金用于采购积分兑换商品,每半年组织一次集中兑换。虽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是单纯为了奖品,但有了这样的积分奖励机制,村民参与村里大小事务的热情和意愿都越来越高了。”北泗镇六龙村党总支部书记韦永冠说。

  走进六龙村文明实践积分超市兑换点,地方不大,村民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却应有尽有。六龙村的“我积分·助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从2021年3月底开始推行,一年多来,许多村民已把参与村里的志愿服务当成习惯。“有没有奖品不要紧,得空一起干活,把村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们也很开心啊!”莫文清兴奋地说。

  “小积分”带来“大动能”。来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长友表示:“我们通过‘群众做好事、实践站来积分、爱心超市来奖励’的模式,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软指标量化为硬指标,激励村民从乡风文明建设的旁观者变身为参与者,有利于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综合素养,更好地为乡村振兴‘铸魂’。”(作者:罗梅凤 黄世历 原文刊载于《当代广西》杂志2022年第22期)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zyfw/202212/t20221209_652687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