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追踪报道

郭雅丽:不知疲倦的“小马达”

发布时间:2021-03-27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长安网

  

  

  图为郭雅丽接待当事人。

   李建永

  “因为崇尚法律,我踏入了法院的大门,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的,唯有青春、辛勤和汗水。”这是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郭雅丽在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字里行间渗透着她的法律情怀和对司法工作的热爱。

  郭雅丽今年45岁,中等身材,乐观开朗,椭圆形面庞上有一双会笑的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她的微笑和亲和力所感染。她走路带风,同事开玩笑地说她像“小马达”,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在法院工作二十多个春秋,她一路走来,一步步成长为立案庭副庭长。

  服务见真章

  2018年1月,郭雅丽调入立案庭诉调对接中心工作。“诉调对接中心有个‘双服务’原则,对外服务人民群众,对内服务法官,工作繁多,联系原告询问每个登记案件的基本情况,指导并协助民调员调解案件、送达文书、解答咨询、法治宣传等。”如今,她已离开诉调对接中心岗位,但依然对当初的工作如数家珍。她说:“作为一名审判辅助程序法官,要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干工作不仅需要热情与勤奋,还需要智慧。”

  2019年下半年,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全国法院深入开展,“一站式”考核体系中涉及她的工作就有诉前化解率、诉前分流率等重要指标。为做好“一站式”工作,郭雅丽找不足、明目标、定举措、补短板,加强与人民法庭对接的17个街道办事处的联络,建立对接工作微信群,积极接待群众咨询。短短4个月,诉调对接中心就接待群众咨询百余次,与街道办事处对接指导化解各类纠纷50多次。郭雅丽个人指导化解纠纷20余次,以勤奋与努力、细致与效率并存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赞誉。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的当事人给她写来感谢信:“您办案效率非常高,对案件非常认真负责,使我们之前多次沟通未能解决的矛盾几天就化解了,为您点个赞。”

  润物细无声

  2020年4月,郭雅丽实现梦想,成为一名员额法官。同年5月,她的职责调整为负责立案窗口服务工作。立案窗口负责接待群众、解疑释惑、登记立案,工作庞杂,每个月要接待当事人近千人次。她迅速做出调整以适应工作变化,从到窗口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就与同事并肩作战,细心做好登记、接待。遇到突发状况,她都会抢先处理,忙得团团转。“小马达”的称号便由此而来。

  日复一日繁忙琐碎的立案工作,其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体会,不但没能消耗掉郭雅丽的热情,反而历练出她的耐心和超强的工作能力。她依靠处事不惊的个人修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全面扎实的法律知识、体贴周到的服务,成为立案窗口的一张“名片”。

  2020年8月的一天,王女士抱着一个男孩前来立案。“法官,你一定要替我做主,我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啊?”她边哭边说。郭雅丽见状赶紧上前了解情况。她为王女士递上纸巾,并不断安抚其情绪,待其平复下来讲述了个人经历。原来,王女士和高某相识不久就生活在一起。王女士怀孕期间高某却杳无音信再也联系不上了,王女士没有工作和经济收入,还要独自抚养孩子,生活陷入窘境,便到法院起诉高某。由于王女士不能提供高某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郭雅丽帮她出主意想办法,理出了解决问题的头绪,并顺利立案。

  “我也是一位母亲,看到她的遭遇我挺同情的,希望在她孤立无援时伸出援手,让她感受到关心和温暖。”对一些“气不顺”的当事人,郭雅丽经常换位思考,甘心做“出气筒”,当事人的情绪也在她润物细无声的劝导中化解了。

  战“疫”展风采

  2021年初,石家庄疫情发生后,桥西法院临时关闭了线下诉讼服务场所,改为线上服务,立案庭一如既往地忙碌着。接听“12368”热线电话、审核网上立案材料等,每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郭雅丽与立案庭几位同事坚守在岗位上,加班加点审核立案材料,力争当日事当日毕。疫情期间,她们审核网上立案658件,接听“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电话500余次。

  疫情期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郭雅丽还充当起防疫后勤保障兵,为下沉社区执勤的干警送水、送饭、送物资。1月14日,她主动申请到中山办事处焦西胡同执勤。执勤第二天,她身体不适,血压升高,呕吐不止,但她依然在严寒中默默值守、巡逻防控,没跟任何同事提及。

  如今,她依然忙碌在立案岗位上,用爱心、细心和热心做好诉讼服务,让每名来法院的当事人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原文链接:http://pingan.hebei.com.cn/system/2021/03/25/030084159.s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