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普兴国之法 促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2021-03-27 作者:佚名 来源:天津长安网

  

  “您好,大娘!您有什么业务需要办理?”

  “我想修改遗嘱,以前我的遗嘱设立的房屋继承人是我儿子,今天想将继承人改成我女儿。”

  “大娘,更改可以,但是经过公证的遗嘱如果想要修改、变更或者撤销,需要到原公证机构公证后才可以进行。”

  这是和平公证处自编自导自演的“白话公证”系列情景剧《家事风波》中的一幕。今年8月,该情景剧以“和平夜话”实践活动的形式,在和平区新兴街土山花园社区上演,让社区群众在消闲娱乐之余,了解相关法律常识。

  像在社区演出情景剧这样鲜活的普法形式,正是本市开展“七五”普法工作的缩影。经过这五年的发展,本市普法工作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全面开花、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自上而下

  让法治观念入心入脑

  本市将“七五”普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推进普法工作作为全面依法治市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对各区、市级政府部门和党群组织的全覆盖,以“硬指标”有力推进普法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深化全域普法“一盘棋”理念,推动落实《天津市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和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发布包括105家单位的普法责任清单,积极推进年度“谁执法谁普法”重点宣传项目,开展“礼赞新中国 津门普法行”等活动,促进各方履行普法责任,形成多元普法新局面。

  今年7月,市法学会、市司法局、团市委联合启动2020年“全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青年普法志愿者陆续走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一系列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活动。

  瀚洋律师事务所律师常娇春是和平区的一名青年普法志愿者。在“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中,她来到和平区五大道街华荫南里社区和尚友里社区,为居民宣讲民法典。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相关法律是居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没想到大家热情高涨,课讲完了,又追问了很多法律问题。”常娇春觉得,这种被群众需要的感觉真好。

  宗苏是东丽区委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也是一名青年普法志愿者。今年7月,东丽区法学会联合多部门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与生活同行 为生活护航”的宣传活动,也赢得了满堂彩。“面对面的宣讲、心贴心的交流,这种沟通方式,老百姓最喜欢。”宗苏说。

  “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就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服务法治实践,使法治成为人们共同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于浩明说。

  “全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自2008年开展以来,已经走过12个年头。去年,全市有近2万名青年普法志愿者参加此项活动,开展活动2800余场,普法受众近40万人。

  打造品牌

  培育特色法治文化

  市司法局坚持需求导向,推动普法工作从“工作需求”向“受众需求”转变,打造普法品牌,培育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的法治文化。

  5年来,本市开展了天津市精准普法“十大品牌”推选活动、“天津市法治人物”推选活动,让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

  在普法宣传过程中,本市推进中小学课堂法治教育“六落实”,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市877所小学、527所中学设置了“法治副校长”,编印发放《小智宣法》漫画读本3万册,成功举办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法治原创作品征集大赛和“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等活动。原创作品大赛获线上“百万围观”,成为2018年末“最火法治直播”。

  针对普法工作中的重点和热点,各单位通力协作,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普法品牌。民法典颁布后,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等部门联合制定学习宣传民法典工作安排并印发全市,将民法典学习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内容,成立“天津市民法典宣讲团”,并举办“津门普法”民法典与你同行法治沙龙,吸引300万人次“云端”学法。天津主流媒体在重点频率、时段推出专栏、发布专刊,各新闻网站遴选3600余篇稿件及时推送,《民法典与你同行》《打卡民法典》等公益宣传片广泛传播,社会宣传效果显著。

  同时,还注重组织开展“天津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评选,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动态发展,圆满完成7个批次、5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确定16个市级普法依法治理基层联系点,推动帮扶困难村的民主法治建设。

  “七五”普法以来,本市有3个区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9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防控疫情

  为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指导

  新冠疫情发生后,市普法办以“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为纽带,通过发布倡议书、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新闻访谈,赢得疫情防控主动权。疫情期间,本市开展“非接触式”普法,发布以案释法案例,推送快板书、电子海报等法治文化产品,开通“12348”疫情防控专线,开办公益法律服务“空中课堂”,疫情防控法治公益广告在全国铁路、天津机场、地铁和公交车上广泛投放。

  为了让企业负责人了解疫情期间相关政策和法律,顺利复工复产,市司法局组建公益法律服务“百人团”,进企业宣讲相关法律知识,随时随地提供法律服务。

  复工复产初期,冯莉和樊珊珊作为公益律师团的成员,发现一些企业负责人对于复工复产相关政策并不完全掌握,对需要进行的复工准备也不明确。于是,两位律师为一些企业负责人进行相关政策解读,并及时解答法律咨询。“通过我们的政策解读,北辰区一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顺利得到复工复产的批准文件,并及时做好了食堂改造、员工宿舍设置隔离单间、厂区办公区全面消毒、口罩配备、门岗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冯莉说。

  疫情期间,有些银行机构担心网点营业后可能面临“体温异常客户”强行进入网点公共区域,影响网点正常经营的情况,而对于“体温异常客户”的应对措施,银行机构并不明确,需要及时补充这一“空白地带”。

  针对这一情况,张颖律师团队按照天津市的疫情防控要求,为银行机构制定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体温异常客户的处理指引》,界定了“体温异常客户”的范围,对相关处置步骤、报备流程及后续营业网点消毒处理等进行了明确,为银行机构处理突发情况提供了参考。

  据统计,疫情期间,天津市公益法律服务团共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200多件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万多人次。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zz/qfqz/tjcaw-iiznezxr7400588.s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