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特别关注

虚假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发布时间:2020-01-10 作者: 来源: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保健食品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然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宣传产品神乎其神,甚至“包治百病”。有的打着“进口、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等旗号,夸大宣传;还有的甚至把普通食品宣传成保健品甚至药品,声称有保健、治病的功效,把老年人给“坑了”。

  刘先生的父亲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疾病。刘先生打算给父亲买一些保健品,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一篇阅读量显示“10万+”的文章引起了刘先生的注意,文章的标题是《退休教师高血脂五年,用这个方法血脂降下来了》。

  刘先生介绍,文中所说的“退休教师”自称“王晓花”,声称自己是一名高血脂五年的患者。这几年她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屡试屡败,基本靠药物维持下半辈子。

  随后记者在网上搜索到了这篇文章。文章称,使用孙老师推荐的降脂方案,文章主人公头晕心慌胸闷等症状好多了,三个月以后,高血脂降低了,不适症状也消失了。

  “孙老师”称自己是营养专家,并询问记者是否有血检报告,是否有头晕头疼、失眠健忘、胸闷气短等症状。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有没有文章中声称的治疗方案时,对方发来两张产品图片,一张是胶原蛋白粉,另一张是鱼油胶囊。对方说,胶原蛋白粉可以疏通软化血管、鱼油可以降脂降血压,这两款产品都来自“法澜秀”品牌。

  记者在“法澜秀”专卖店查询这两款商品,没有看到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蓝帽标志。而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外包装盒上,标有天蓝色、形如“帽子”标志,下方标注出这种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法澜秀”这两款被客服人员以“孙老师”身份推荐的产品,实际是普通食品。

  往回说,药品和食品之间到底有没有空间,或者这个空间能否支持一个产品大类,一直是学术界对“保健食品”概念产生争执的源头。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修订之时,就有人大代表、学者建言取消“保健食品”的概念,虽然最后“保健食品”还是作为特殊食品获得了法律地位,但无疑也是在延续着这个监管上的巨大难题。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现在基层执法人员是在为立法人员背锅。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产品——多不管有没有保健食品批号,都会去宣传功效、疗效,而且消费者还信?这或许跟保健食品原料中采纳了大量“药食同源”的东西有关。但是,为什么“药”“食”两用的东西,做出来的产品不是“药”和“食”,而是“保健食品”?更不用说,“药”和“食”为什么又可以集于一身?“药品讲究剂量而食品不限制“剂量”,这种矛盾又是如何调和的?如此重要的问题,甚至都没有在公开场合认真讨论过。

  这些矛盾的地方,其实在保健食品诞生的那天就已经存在了——当它还叫做滋补营养品时,我们可以回想下那些知名品牌,从最早面市的太阳神、娃哈哈,到后来的中华鳖精、延生护宝液、昂首一号,它们都是怎么出炉的?科学证据坚实吗?它们的声称都靠谱吗?

  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认真反思过这个行业存在的“先天不足”问题。在上世纪80、90年代,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认知、经验问题,而今天仍然不面对,那是勇气问题。

  可以举一个例子,如今通过生命科学研究以及先进的检测技术,已经明确知道冬虫夏草中不具备“虫草素”,但还是有很多厂商以“虫草素”为噱头宣传虫草的功效。而当媒体曝光这一问题时,行业内不是做检讨,而是在内部会议上,集中批评那位把“冬虫夏草不含虫草素”的信息披露给媒体的研究人员,而且是一位院士带头发难,行业的“心态”可见一斑。

  在诸多深层问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夸大、虚假宣传”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那一部分。此时,又想起本人很尊重一位医学专家说的话:保健食品和科学基本没关系,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市场行为”。

分享到: